李玫瑾:教育孩子“三不慣兩不管”,未來娃有出息,家長省心
對於每個父母來説,能夠慢慢陪伴孩子成長應該是最為幸福的事情了。不過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
如何培養孩子的三觀以及學習,對於很多家長來説都是一個考驗。尤其面對一些頑劣的孩童,有些家長甚至不知所措,不知道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才最有效。
李玫瑾: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
在這個問題少年頻出的年代,有不少孩子在未成年的時候就已經犯下了錯誤。
都説孩子的天性都是單純的,那麼他們走上這條路,責任在誰呢?當然與父母的教育脱不開干係。
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教授李玫瑾,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頗有心得。
她曾經説過:
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未來娃有出息,家長省心。三不慣兩不管具體指的都是什麼呢?
何為三不慣
慣孩子是當代很多家庭的普遍現象,如今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在把所有物質資源都傾斜在一個孩子身上時,教育方面難免有了缺失,慣孩子成了常態。
李玫瑾教授就指出,這三種行為絕對不能慣。
1)好吃懶做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習慣了父母的付出,在家裏只顧着玩,就算父母再忙也不會伸手去幫忙。
而父母也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太小插不上手,就聽之任之。
但這樣的行為容易導致孩子好吃懶做,等到他們成年以後,這種缺點會逐漸被放到,但身為父母到時候再後悔就已經晚了。
2)沒有禮貌
有些父母只顧着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卻忘記了應該從素質上教育孩子,教他們如何做人。
有些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缺乏基本的尊重,凡事都唯我獨尊。但這樣的娃將來走出社會只會令人覺得討嫌。
所以家長如果發現自家孩子沒有禮貌,一定要及時給予正面的教育,教導孩子什麼才是最基本的尊重。
3)愛耍賴
愛耍賴是孩子的通病,也是一種常態。他們企圖用這種方式來達成自己的心願和目的,但家長如果一味的妥協,就只會讓孩子漸漸形成一種習慣。
一味的縱容孩子撒潑耍賴,將來會嚴重影響孩子的三觀,會讓他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
所以作為父母,不應該慣着孩子,任由他們哭鬧幾次,孩子就會明白這種方法是不管用的。
何為兩不管
1)小困難不管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點小困難就會大呼小叫,而家長也會心疼的馬上過去解決。
但這種做法一旦形成了慣性,就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面對挫折和困難不會想着去挑戰自己,而是第一時間尋求幫助。
其實父母可以適當的不管孩子,培養他們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來孩子走出社會,也會很快的獨立起來。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包辦式"育兒是現在很多媽媽的通病,她們負責了孩子的所有飲食起居,甚至連牙膏都幫孩子擠好。
但這種貼心的養育方式對孩子未必有好處,甚至會影響他們的自理能力。所以説,媽媽應該放手,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絕對不幫忙。
孩子在父母的眼裏總是長不大的孩子,導致他們總是願意默默的付出。但實際上,寵愛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不僅缺乏獨立性,更缺乏感恩的心。
父母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放手,不僅對孩子的將來有好處,對於父母的將來更有好處。
適當的放手,可以讓孩子具備責任心和感恩的心,到了父母晚年會自動的承擔起孝順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