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寶園》,一羣智慧媽媽陪着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寶寶總是想出去玩不想回家,是怎麼回事?要怎麼辦呢?
今天,閨蜜帶兒子耿耿來家裏做客。
小傢伙三歲左右,長得虎頭虎腦的,一雙濃眉大眼,像是會説話。一進門就圍着我各種轉悠,奶聲奶氣地喊我:“姨姨,我最喜歡來你家玩了!”“姨姨,你今天真漂亮!”“姨姨,你家金魚吐了好多泡泡啊~”“姨姨,我們待會去哪裏玩呢?”……
這小嘴喊得我心裏樂開花,我高興地抱起他轉圈圈:“你兒子怎麼能這麼可愛呀!送我吧~”
閨蜜一臉鬱悶,賭氣説道:“送你吧!這小傢伙半小時前可不是這樣的。”
原來,活潑好動的小耿耿,天天鬧騰着要出去玩,只要宅家裏就各種哭鬧,莫名其妙發脾氣;一出門立馬破涕為笑,一路興奮尖叫。
這不,今天得知要來我家,小傢伙一早起牀就很興奮。吃早餐時,追着媽媽問什麼時候出發,閨蜜讓他先自己玩會,等家裏事忙完就出發。
結果,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也過去了……小傢伙終於按耐不住了。開始鬧騰,在客廳胡亂扔東西,把剛收拾好的客廳,弄得一片狼藉。
閨蜜氣極了吼道:“你再這樣鬧,今天別想出門玩了。”
小耿耿這一聽,躺在地上直打滾,哇哇大哭。這一哭,剛吃下去的早餐,就全吐了出來。
無奈之下,閨蜜只能匆匆打掃下地板,胡亂收拾了自己,抱着兒子耿耿趕緊出門。一出門,小傢伙立馬喜笑眉開,東瞧瞧西看看,指這指那地問媽媽。
看着他這可愛的模樣,閨蜜真的是不知是該罵還是該笑。
“在家各種鬧騰,只有出門才開心。都不知道怎麼會這麼愛玩?”閨蜜搖頭嘆氣道。
愛玩,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在小區散步時,總能看到孩子因為在外面玩這件事,而向家長哭鬧,以爭取更多在外面玩的時間。
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家長採取“強硬措施”,不管孩子哭鬧,直接抱回家;有些家長選擇遷就孩子,再讓孩子多玩會,最後卻依舊以哭鬧收場。
其實,大多數家庭裏的孩子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一出去玩,就不願回家”。看似無關緊要,卻令家長們頭疼不已。那麼,該如何應對和解決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為什麼孩子總想在外玩?
玩嗨了或沒玩夠
有些孩子性格外向,喜歡結交朋友,就想出門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時,家長在喊回家時,正好他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玩得正起勁,或正好遊戲進行到一半,孩子肯定會捨不得回去。
1.外出玩耍機會少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向往自由。但有時父母忙於家務,尤其是獨自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要給孩子做輔食,又要忙着煮一家子的飯菜,沒辦法經常帶孩子外出玩耍。於是,孩子一有機會出門玩,就會想賴在外面不回家,外面的一切花花草草,草叢邊的一對螞蟻,大樹下的一簇小花,甚至落葉邊的那一支小樹棍,都會令孩子感到無比的興奮,對他而言太新鮮了,還沒探索夠。
2.家裏太無聊
玩具太少、照料孩子的人不懂怎麼陪孩子玩、家長怕孩子把家裏弄得亂七八糟,限制孩子活動範圍等等因素,導致孩子不願意回來,覺得家裏太無聊、太無趣了。
想畫個畫,家長怕塗得亂七八糟的,收拾起來麻煩;想看看繪本,沒有人指導閲讀;想玩玩具,家長又覺得鬧騰……
這也不行,那也不能,久而久之,孩子只能往外走,去尋找新的遊樂空間,這樣就不會觸犯到家裏“規矩”。
家長們都明白: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每次碰到“怎麼喊都喊不動,怎麼拉都拉不走孩子回家”時,都剋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結果總以“孩子哭鬧”收場。每次發完火後,看着孩子可憐兮兮的模樣,家長們都會暗自後悔、自責,想着孩子並沒錯,可又不知道要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孩子一出去玩就不回家,怎麼辦?
1.限制玩耍時間
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商量,並一起制定任務時間表。媽媽們把自己一天要忙的家務事以及孩子出門玩耍的時間寫進去,然後一點一點告訴孩子,什麼時候要出去玩,什麼時候該陪媽媽回來煮飯。
同時也制定出相應的獎懲制度,譬如,按時回來,可以買新玩具;一旦超時或者哭鬧,就會縮短隔天在外玩耍的時間。哪怕孩子哭鬧,也要嚴格執行。
這樣能讓孩子知道,需要根據自己計劃來安排時間,從小培養他做個守信和有規矩的人,有利於他未來的發展。
2.視情況延長時間
並不是説計劃定下,就必須踩點回家。有時家長也應該視情況而定。比如,回家的時間快到了,可孩子還正在興頭上,或者遊戲正進行到一半,家長可以適當“縱容”下孩子,延長一次遊玩的時間,讓孩子和小夥伴們把遊戲玩完。但切記只可延長一次,以免孩子誤以為規則可以打破,不遵守。
3.邀請小朋友來家裏做客
一般找到玩伴,可以一起玩耍,孩子就會更不想回家。此時,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你是不是捨不得小朋友們?”“那我們請你的新朋友去家裏做客,好不好?”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他有所鬆動,可以繼續説:“可你剛出門前,把家裏弄得亂七八糟的,我們先回去收拾下,好不好?不然小朋友們去了會笑話媽媽的。”給孩子一個期待,這樣孩子就會滿心歡喜的和你回家了。
4.和孩子一起計劃回家要做的事
如果孩子實在很排斥回家這件事,一提就哭鬧,一見你到身旁就哭。家長可以採用迂迴的方式,先不説回家的事情。可以先和孩子聊聊他和小夥伴們正在玩什麼遊戲?讓孩子放下心防。接着轉移注意力,比如“咦~媽媽突然想起來,剛出門時你是不是正準備畫畫呢?”“寶寶想畫什麼呀?”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引導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當對家裏某樣東西提起興致時,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想回家,也許會突然自己要求馬上回家。
5.幫孩子找點愛好
有時候,孩子想出去玩,不過是因為待家裏無聊。想去樓下找小朋友們一起玩。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東西着手,為孩子添加“新裝備”,培養孩子的愛好。
比如畫畫、唱歌、做手工、看繪本等等,都可以讓孩子暫時忘了要出門玩耍。當然,也可以帶孩子去爬山、逛公園等户外運動。經濟條件允許的的話,也可以給孩子報興趣班,學武術、唱歌、跳舞等。一方面可以消耗孩子旺盛的精力,一方面孩子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全面發展。
此外,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6.調整好心態,平等對話
有些家長覺得既然制定了計劃,那孩子就要嚴格遵守,不能再吵鬧,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做到。其實,這樣容易激起孩子反抗情緒。
正確的做法是,先表示自己理解孩子的行為,與孩子達成共鳴,之後再和孩子分析必須回家的理由,譬如,如果不回家,爸爸待會回來沒飯吃,會餓肚子的~”別看孩子小,他也能聽懂我們的話,並體貼媽媽的辛苦。
7.處理問題要有耐心
由於年齡小,孩子的表達能力並不能很清楚,有的説話口齒不清,有的説話語無倫次。家長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多點耐心去聽清孩子想説什麼,然後再根據孩子需求,來判斷是否還滿足孩子的要求。這過程中,千萬記得別嫌棄孩子説話慢,別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8.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協助孩子制定時間計劃表,不僅能讓孩子養成好的作息習慣,還能約束孩子行為。
9.改善家庭氛圍
家,是孩子吃喝拉撒睡的地方,也是孩子學習的主要場所。家長應時刻注意,為孩子營造出輕鬆,歡樂,自由的家庭氛圍,既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又能讓孩子不抗拒回家。
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歡宅家裏,都向往外面自由的世界。對於孩子一出去玩,就不願意回家的現象,原因也不盡相同。家長們要做的是,多點耐心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多點策略去應對孩子的吵鬧,再通過一些規則來約束孩子行為,引導孩子快樂成長。
互動話題:你家寶寶,是那種“出門容易回家難”的嗎?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贊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