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做父母的基本都很慣自己的孩子,但怎麼慣?要慣到什麼程度?其實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我們每個家庭普遍都是一兩個孩子,所以寵溺起來真是不言而喻。這樣做實際上弊大於利,你去看看,適應社會有問題的人兒都是因為家庭的緣故。
小敏今年博士畢業了,提起這個孩子,親戚朋友都是紛紛豎起大拇指,而她的父母總是很謙虛地笑笑。小敏在家裏是獨生女。説是就這一個,但是父母從小對她很嚴格。按她的話説:“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嬌’字” 。就拿吃東西來説,她再喜歡吃的,也是大家一起吃,父母從來不給她開小灶。從小有了困難,父母也從來不嬌慣她,而是鼓勵她迎難而上。這樣,無形中就培養了她獨立、好勝的性格。考博士時,曾經幾次沒有考上。但是,小敏一直堅持,終於開花結果了。
有些道理是那些過於寵溺孩子的家長永遠也不能明白的,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對他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好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統一的認識,只是認為孩子還小,就在孩子面前一味地向後退,要啥給啥,想做什麼就允許,沒有個一定的框框。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將來是令人堪憂的。
▲不識“慣”的孩子
孩子的世界是很童真的。就因為這份童真,在判斷事物上還缺乏經驗和頭腦。父母對他們好,他們覺得是應該的。而且,往往會出現不識“慣”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蹬鼻子上臉”。比如,一個孩子很愛吃冰激凌,夏天吃,竟然冬天也要吃,父母可能會出於愛,給他一個,而到了第二天,這孩子還沒有滿足,繼續向家裏索要,不給就撒潑打滾。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到處可見,其原因就是孩子的慾望像個無底洞,稍有不從,就拿出很極端的手段。而這個手段,也是父母的教育之下,被默許了的,因此,很多孩子要挾家長,這可謂屢試不爽。
▲原則性不強的大人
在家庭教育中,大人有沒有原則很關鍵。就是這一點,很多家長做不到,才引起了許多不該有的麻煩。你對待孩子風一陣、雨一陣,沒有個堅定的立場,孩子説什麼就是什麼,不知道去矯正孩子不對的地方。孩子是什麼?孩子畢竟就像沒長大的小樹苗,該捆的時候就要捆,否則就會長歪,到時候,有了不好的結果,你還不知是因為什麼,其實,很多原因都在自己身上。如果,你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家長,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會找到孩子成長的方向的。
也許,有些家長還很不服,覺得自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沒少下功夫,可以説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怎麼就會成為問題的始作俑者。這些實際上不是矛盾的,你對孩子好,是有目共睹的。但這個“好”也是有界限有分量的,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在教育孩子的路途上,是需要父母正確的掌舵的,如果出現偏差,你對孩子再好,反而是害了孩子。
① 不允許孩子觸碰底線
你做事怎麼樣?是不是不允許孩子觸碰底線?如果是這樣,那説明你是個明智的家長。我們的生活圈子包羅萬象,各種各樣的事情層出不窮。別説孩子,就是對於大人,有時候也會眼花繚亂。這就要求我們,從小教會孩子要有做人的底線和原則。該做的事去做,不該做的事就不能做。無論,面對什麼情況,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去胡作非為。人生路上,正因為有了原則,孩子前進的道路才會儘量遠離波折。
②儘量自己做事情
俗話説:“有苗不愁長”。你家的孩子再小,總有一天會離開你的身邊。如果,到了那個時候,孩子在社會上兩眼一摸黑,什麼都不會,也就是獨立不起來,你是不是會很着急上火。所以,為了孩子自己將來能在大海里“撲騰”,這時,你就要要求孩子自己做事。首先,從日常生活做起,洗襪子、端飯、做家務等等,只要孩子能做到就放手讓他去做,在這些鍛鍊自理能力的同時,孩子的精神世界也會得到錘鍊,因此,能為了讓孩子早日獨立,你可不要再包辦到底了。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所以,想培育個什麼樣的孩子,就看你的實際行動了。為了孩子,做父母應當警醒:想真正地為孩子好,就不要做個“孩兒奴”,切實拿出自己的方向和主張來,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才會一路向前!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