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圖書 篇二十八:被允許哭的孩子是幸運的

作者:向上有陽光

“早期曾被自己的戀!>對象鄙視、憎恨、攻擊的經歷會讓成年人產生一種傾向——避免承認關係中對方的這類情緒。”——《未竟的依戀》,卡洛斯·皮提亞斯·薩爾瓦


心理學圖書 篇二十八:被允許哭的孩子是幸運的


當孩子哭的時候,我們總會煩躁,要麼對孩子説“哭什麼哭,不準哭!有什麼好哭的!””要麼威脅孩子“再哭就不要去了!”

孩子聽了要麼委屈巴巴地強忍淚水不哭,有的孩子聽了更生氣,甚至有點害怕,反而哭得更厲害。

然而,不知你是否發現,大多數人更希望看到孩子強忍淚水停止哭泣。

為什麼我們無法接受孩子哭泣?

這是由我們早期未解決的心理創傷導致的。我們小時候的類似情緒沒有被父母看見和關心,反而被父母鄙視、憎恨,或者攻擊。這種經歷會讓我們長大後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拒絕接受孩子的這類情緒。

心理學圖書 篇二十八:被允許哭的孩子是幸運的


父母的這種不接納的態度讓孩子放棄承認來自父母的厭惡和輕視。這等同於放棄了心智化,並認為心理狀態是可怕的,窺視孩子的內心世界並對其進行心智化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當雙方關係緊張的時候,我們不願意思考孩子的心理狀態。

同時,有過這種關係創傷的成年人會對威脅性信息極端敏感。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激發自身警覺性的信號時時存在,而這個時候他們的心智化會暫停,因此他們很難看到和了解孩子的真實心理狀態。

孩子情緒激動是緊張的親子互動關係升級的表現


孩子從哭開始竭斯底裏地尖叫,這類行為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緊張的關係互動升級,最終變得無法忍受的結果。

“哭”一開始是一種低強度的信號,但是父母不探求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而是迴避孩子的情緒,或者拒絕看見孩子的情緒,並要求孩子冷靜下來,則會導致孩子的信號強度急劇增加。


孩子的行為通常與其心理活動有關


“父母中的許多人認為孩子的威脅性行為或問題性行為是分散、孤立的,而不是一個有一定含義的整體中用於調節互動的一部分。”——《未竟的依戀》,卡洛斯·皮提亞斯·薩爾瓦

孩子的行為並非孤立出現的,而是其在具體場景下傳遞出來的一些心理活動的信號。而有心理創傷的父母通常無法準確捕捉孩子發出來的信號,更無法對孩子的行為擁有良好的想象。


心理學圖書 篇二十八:被允許哭的孩子是幸運的


早期關係創傷損害心智化


“早期的關係創傷可能會導致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在理解和構建自己的心理方面遇到嚴重困難。”——《未竟的依戀》,卡洛斯·皮提亞斯·薩爾瓦


這種困難在兩個方面阻礙成年人成為一個安全、稱職的父母。

一方面,心智化弱的成年人難以區分不同的情緒、自己的情緒和他人的情緒。這讓他們在互動中有混亂和危險的體驗。比如他們會把孩子絕望的姿態理解為仇恨,並抵禦這些“仇恨”。

另一方面,心智化弱的人難以區分令自己感到脆弱的情緒(如不安全感、悲傷或不確定)和其他負面情緒(如憤怒)。這些情緒會讓他們變得具有攻擊性。因為他們無法區分自己的心理狀態(生氣)和行為(對孩子進行攻擊)。

無法識別自己的情緒是很多心智化受損的成年人的共性。具體表現在當孩子犯錯時,他們不能識別自己憤怒的情緒,對孩子進行打罵,藉機將自己的憤怒發泄到孩子身上。


心智化是一個動態過程


“心智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能根據人所體驗到的安全感而被激活和停用。”——《未竟的依戀》,卡洛斯·皮提亞斯·薩爾瓦


當個體感受到危險或者威脅時,或者需要被理解、被照顧、被安慰、被調節時,心智化會被停用並被“預心智化”策略或功能代替,以此使自己心理達到平衡狀態。

這種情況下,人會無視心理狀態,只關注行為並通過行為控制心理狀態的可見部分。此時,他有可能通過合理化和知識化地推測,甚至僅僅基於偏見或不感興趣對他人的意圖進行曲解。

比如,他會通過別人的表情、沉默時間以及反應時長來判斷自己被輕視了,為此,他可能會進行自我防禦或發起攻擊。

“預心智化”的後果之一就是,難以建立認知自信,孩子難以信任他人和周圍環境,容易產生認知僵化。他們無法通過社會信息和交流獲取有用和可靠的知識,更無法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也無法利用新的體驗重建內部關係模式。



因此,適當地允許孩子哭不僅是看見和接納孩子的情緒,也是接納自己未被解決的心理創傷的體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1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理學圖書 篇二十八:被允許哭的孩子是幸運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