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生日需要次次過嗎?這三個生日必須過,給孩子儀式感
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在孩子的心中,每年最快樂的日子除了春節以外就是生日了,生日對孩子來説代表着他們可以吃上可口的生日蛋糕,收到小夥伴和爸爸媽媽準備的禮物。
隨着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全面奔向小康後,人均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提升,許多家長對於子女也是更加捨得花錢,在節假日給孩子紅包,送禮物等,生日自然就更不例外了,都會滿足孩子的生日願望,給孩子儀式感。
但是,有些家庭條件較差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上初中過後就長大了,就不需要過生日了,還要特意買蛋糕做吃的什麼的真是太麻煩了,但是這樣忽視孩子的感受真的好嗎?
對此,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欄目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條件允許下,孩子的每次生日最好都過,條件相對困難的話,這三個生日必須過,給足孩子儀式感!
這三個生日是指哪三個呢?為什麼要給孩子儀式感呢?滿不滿足在孩子的儀式感又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這便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首先,哪三個生日是不可忽視的呢?
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生日有很多,但是孩子14歲、16歲、18歲的生日一定是不可忽視的,對於孩子來説有重要意義。
14歲生日對孩子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14歲的孩子,他們已經從幼年期逐漸步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出現了自我意識,他們對於自由的渴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並且,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希望父母對自己有過多的管束,他們會出現反抗父母,和父母唱反調的行為。
所以,家長們可以趁着孩子的14歲生日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14歲就要有着明辨是非的能力了,你要學會對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承擔後果,要明白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16歲生日對孩子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16歲相比14歲又成長了兩歲,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已經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這個時候的孩子總會因為一些不良的網絡信息,或者誤交損友而走上歧途,家長一定要及時為孩子科普一些相關的法律常識。
同時要告訴孩子:\"你現在已經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了,再過兩年就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上法律責任了,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思考好事情所帶來的後果和一系列影響。\"
18歲生日對孩子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18歲,就已經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因此,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這個社會負責,不能夠再肆意妄為了。”
要讓孩子明白如何叫做\"尊重\",只有學會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尊重,凡事做事要三思,戒驕戒躁,切勿因為一些小事情而被情緒支配了大腦,從而犯一些無法彌補的錯誤,爸爸媽媽並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夠解決的,法律面前也是人人平等的。
其次,什麼是儀式感?
儀式感對於我國人們來説並不陌生,我國的許多傳統節日都會有着相應的慶祝方式,清明節祭拜祖先,春節全家大團圓,國慶普天同慶放假,端午節掃龍舟等。
那麼對於孩子來説,他們的儀式感是什麼呢?
對於孩子來説,儀式感就是父母通過精心準備佈置,讓孩子在生日這天覺得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打破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給孩子一種父母是在乎自己的儀式感。
最後,滿足孩子的儀式感會給帶來什麼影響?
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瞭解一個詞:家庭儀式感。
家庭儀式感就是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滿足家庭成員的歸屬感、安全感,給予對方認同感。
這些儀式感都源自於家庭成員一起做的一些特殊的事情,比如為孩子過生日等,這些對於我們來説都具有着特殊意義,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精心準備的生日是大家所共同用手創造出了僅彼此間共有的回憶,增進了親子關係。
欣媽説
俗話説:\"孩子的生日是媽媽的受難日。\"我們在為孩子過生日的時候也要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賦予生命,感恩父母撫養其成長,感恩父母在出生後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遷就,讓孩子學會感恩,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是欣兒媽,家長們如果遇上育兒方面的問題,不妨在評論區發表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或者私聊我和我一起探討如何孩子的教育問題,歡迎大家幫忙轉發點贊哦,謝謝!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