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體發出這些信號,暗示身高發育“滯後”,現在干預還來得及
身高除了由遺傳決定,後天營養、運動、睡眠等都脱不了干係,聽天由命不做干預和管理,最終身高將很難戰勝基因。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身高不像體重可以自由地增加或減少,它一旦定型,就將伴隨終身,不少父母對於孩子的身高發育存在誤區,總以為孩子現在矮不要緊,只是早長與晚長的區別,其實,當孩子身體出現某些信號,很可能暗示身材矮小、發育滯後,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再等幾年都無事於補。
案例
東東上初中後,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孩子,可是他的父母對此不以為然,總覺得孩子年齡還小,再等幾年就長高了,只是猛漲期還沒到。
可是眼看着東東都上高中了,身高卻一直不見“逆襲”,他的父母開始着急,帶着孩子去骨科醫院檢查,發現16歲的他骨齡只有12歲,為此,顯得他特別矮小。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進入青春期後,其它同學都是個頭“往上躥”,而東東依舊是個小不點,由於家人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孩子一直是矮個子。醫生稱,東東的骨骺已經接近閉合,通過治療或許能繼續長高,但是最終身高很難超越同齡人。
如果家長髮現自家孩子的身高與同齡人相差太多,要趕緊就醫,不然等到骨骺閉合,就真的無事於補,並且孩子的個頭矮小是早有徵兆的,如果補救及時,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
兩種信號,暗示身高發育“滯後”,趕緊補救
1、孩子的骨齡落後於年齡2歲以上
骨齡是以孩子骨骼的實際發育程度和同標準發育程度對比得出來的一種發育年齡。骨齡比實際年齡更能準確判斷人體的成熟程度,我們將年齡與骨齡的歲數之差稱為骨齡差。
如果孩子身材矮小,而骨齡差在兩歲之內,則屬於正常範圍;而骨齡落後於年齡2歲以上則認為骨齡異常落後,有可能存在生長障礙,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前往正規醫院的內分泌門診進行專業診斷。
2、生長速度低於平均水平
正常情況下,1~2歲的孩子會增高10釐米左右,2~3歲的孩子會增高7釐米左右,3歲到青春期,生長速度相對恆定,每年平均增長5~6釐米,青春期結束後,骨骺完全閉合,軀體停止生長。
為此,家長養成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的好習慣,並且相比較上一年,身高增長是否處在正常水平,如果低於平均水平,要提高警惕。醫學生認為,在相似環境下,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者,或者低於正常兒童生長曲線的第3百分位,稱之為矮小。
不少家長寄希望於‘晚長’,其實,晚長的發生率很低,在矮身材中佔15?醫學上稱之為體質性青春發育遲緩,指的是兒童期比同齡孩子矮小、性發育滯後、骨齡落後,而以後有追趕現象。家長完全寄希望於青春期追上同齡兒童的想法是不對的,這樣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造成孩子身高矮小的原因有哪些?
1、營養跟不上
營養是身體發育的基礎,如果營養不足、飲食單一,都不利於長個子,家長平時應該少給孩子吃無營養的垃圾食品;當然,營養過剩也是不可取的,容易誘發性早熟或者肥胖症,會導致骨骺線提前閉合,孩子的生長空間會被壓縮,同樣影響身高。
2、運動少
研究發現,經常運動的孩子的身高普遍會比不愛運動的同齡孩子高4~8釐米,這是因為運動可以加快人體骨組織的血液循環供應,促進身體對各類營養元素的吸收,刺激骺軟骨不斷髮育,而運動少無疑不利於長高。
3、睡眠不足
孩子長個子都是在熟睡中進行,主要是依賴於生長激素,而晚睡的話,對身高有決定性作用的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減少,最終抑制孩子的正常發育成長。
孩子身材矮小怎麼辦?
1、病因治療
身材矮小並不是只有一種致病因素,其中包括生長激素缺陷、骨骼發育障礙、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營養不良、顱腦損傷以及疾病因素等。具體治療方法應根據致病因素來決定,比如缺乏生長激素,可以注射生長激素促進長高。
2、營養、運動、睡眠改善
如果孩子各項檢查均屬正常,家長可以從營養、運動、睡眠等方面改善。
>飲食上:均衡攝取各種營養元素,可從食物中吸收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促進長高。
>運動上: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髮育,拉伸韌帶可以為生長髮育提供更多的空間,多做跳躍性運動,比如打籃球、跳繩、跑步等,這樣都可以促進孩子長個子。
>睡眠上:據臨牀醫學表明,晚上是生長激素分泌的主要時期,其中晚上11點到凌晨2點,早上5點到7點是分泌的高峯期,為此,孩子最好9點前入睡,最晚不超過1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