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幾年前,嗜鉻細胞瘤手術幾乎是絕大部分醫院都會談之色變的手術。並非真的懼怕,而是因為這個手術圍術期管理不能有絲毫差池。一旦有哪個環節有問題,不僅僅手術功虧一簣的問題,而是為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哪個環節最容易出問題?
手術中,患者就可能因為劇烈的循環波動而出現血壓過高或者過低、心臟缺血事件、急性肺水腫等併發症。並且,這些併發症通常來勢兇猛,幾乎只在分娩之間發生。因此,不具備硬件實力和軟件實力的團隊很難有把握確保患者安全下手術枱。
麻醉科是掌管手術中的科室,因此所有的壓力都指向了麻醉科。
近些年,隨着理論和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醫院具備了可以開展此類手術的能力。但是,也仍然沒有誰敢説一定沒有問題。
這是為什麼?
我們來看看這其中的難度:
首先,嗜鉻細胞瘤不痛不癢,一般都是在有了無法解釋的臨牀症狀時體檢發現的。但是,這個時候的身體已經被這個病損害很大了,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血壓不穩,以持續高血壓為主;2.代謝紊亂,原本好好的身體莫名出現了很多代謝性疾病;3.頭痛、大汗、心悸三聯徵。
即便血壓和代謝可以短期內調整好,但長久以來的高血壓可能已經造成心肌等重要器官不可逆的損害。這種損害,如果是日常生活可能問題不大,但如果要經歷大手術,就有可能出現問題。
其次,術中的血壓控制不是升升壓、降降壓那麼簡單。麻醉醫師不僅要掌握每種血管活性藥物的特性、之間的伍用效果,更要掌握手術枱上的一舉一動。簡單舉一個例子:現在外科醫師都知道不能輕易擠壓這個瘤體了,因為擠壓會導致交感釋放、血壓會劇烈升高,但那個時候大家也沒有這個意識啊。
手術中,補充液體量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如果患者已經有了一定的心功能問題,過多的液體負荷很容易導致心衰。一旦呼吸再出問題,更是雪上加霜。為此,這類患者術前都要經過“擴容”治療。將戰線遷移至術前,就是為了術中更好的穩住生命體徵。
再説説麻醉醫師要關注手術進度的問題:當外科醫師夾閉瘤體血管後,由於這個異常的能源供給停產了,體內兒茶酚胺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呈明顯下降趨勢。術後通常都需要補充激素治療。否則,輕者甦醒延遲、重者危及生命。因此,麻醉科通常都要跟蹤到術後第二天,才能徹底放心。
麻醉、輸血以及無菌技術,在歷史上被稱為“現代外科發展的三大里程碑”,已經充分説明的麻醉在開展外科手術中的關鍵地位。今天的麻醉,不僅僅強調技術上的提升,更加強調團隊配合。只有麻醉科本身抱團、麻醉科與外科以及護理抱團才能無堅不摧、攻無不克。
嗜鉻細胞瘤手術,只是臨牀上的一個縮影。那麼,你還知道哪類手術與麻醉技術發展息息相關的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温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裏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