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秋高氣爽,天氣漸涼。適逢國慶節,市民外出訪友、聚餐、旅遊增多,小編提醒大家,在歡度節日的同時,也要做好個人防護,謹防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和蚊媒傳染病。
01
流行性感冒
秋季天氣冷暖多變,晝夜温差加大,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病毒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增強,人體免疫力下降,人們易患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流感一般表現為突然發病、高熱、咳嗽、畏寒、流涕、鼻塞、咽痛、頭痛、乏力、肌肉痠痛等症狀;兒童流感有時伴有胃腸症狀,包括噁心、嘔吐、拉肚子等。
一般情況下,病程一週左右,少數人遺留咳嗽症狀,部分老年人、孕婦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羣往往引起重症或死亡。
預防措施 ↓↓↓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個人衞生,養成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帕或紙巾輕掩口鼻的衞生習慣。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經常開窗換氣。
儘量避免接觸流感樣病例患者,必須接觸時,應配戴口罩。
若出現流感樣症狀,應立即停課或離開工作崗位,避免接觸他人,同時應及時就醫。
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十月正是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期,請市民儘可能去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老年人、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學生等,預防流感發生。
02
諾如病毒感染
秋季氣温下降,諾如病毒感染高發。該病可通過糞—口途徑、污染物污染、攝入受到污染的食物和水、嘔吐物飛沫經呼吸道等多種途徑傳播,傳染性強,易在人羣密集場所或單位傳播。
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托幼機構、學校人羣密集,易發生聚集性疫情。感染諾如病毒會出現感染性腹瀉、急性胃腸炎的表現,主要包括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症狀,每日腹瀉多達4-8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黏液膿血。在感染人羣中,兒童患者多出現嘔吐症狀,成人患者則腹瀉較多,一般病程為2-3天。
預防措施 ↓↓↓
日常生活需注意個人衞生,特別是對於高發人羣,尤其是低齡兒童,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保持良好的食物衞生,要喝開水,徹底煮熟食物(特別是貝類和海產),減少校外餐廳就餐,保證處理食物的人員和用具清潔。
學校和幼托機構要加強晨檢和日間健康巡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對出現相關症狀者要立即在校園臨時隔離,並妥善處置嘔吐物,避免發生聚集性疫情。
諾如病毒感染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藥物,通常可自愈,一般給予補液治療、營養支持治療等方法對症處理。
03
手足口病
10月是手足口病流行的次高峯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多數兒童突然起病,臨牀表現主要是發燒,隨後會出現皰疹,集中在手、腳和口腔周圍。
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機構易發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十一”假期,小朋友愛去遊樂園等人羣密集場所,交叉感染機會增多。
預防措施 ↓↓↓
建議兒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15字防病口訣。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節,儘量少帶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應加強晨檢、消毒等日常防護工作,發現疑似病例應及時隔離。
家長們要關注患兒病情變化,尤其是3歲以下患兒,一旦孩子出現持續高熱、精神差、嘔吐、易驚、手足抖動、肢體無力、嗜睡、呼吸或心率增快等症狀,就有可能發展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應立即帶其就診。
接種疫苗。有條件的家長應及時帶小孩去接種EV71滅活疫苗,可以預防EV71病毒感染相關的手足口病及其重症、死亡病例的發生。
04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由細菌、病毒等病原菌藉助食品引起的一組疾病,常見有霍亂、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臨牀上主要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部分病例可伴有發熱、乏力等症狀。
國慶長假期間,市民探親訪友、婚慶喜事、外出遊玩增多,攝入食物品種較多,發生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也隨之上升。
預防措施 ↓↓↓
注意飲食衞生。建議市民在國慶中秋佳節期間,不吃不衞生、腐敗變質、不潔食品;外出就餐時選擇衞生環境良好的有證餐飲單位。
餐飲業要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管理與培訓,按食品衞生要求規範操作,防止食品污染。一旦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05
蚊媒傳染病
10月份仍是蚊蟲活動的高峯季節,蚊蟲可傳播多種傳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瘧疾、登革熱等。
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雖然我區前往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登革熱、瘧疾等流行地區旅遊和商貿受限,但隨着入境限制逐步放寬,特別提醒國慶期間前往上述地區出國經商、旅遊的市民要做好外出的防蚊工作,一旦出現發熱等症狀或體徵,應當及早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旅行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揚子名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