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都不知道路邊的這個野草,竟有如此大的營養價值,漲知識
地膚別名:地麥、落帚、掃帚苗、掃帚菜、孔雀松。株叢緊密,株形呈卵圓至圓球形、倒卵形或橢圓形,分枝多而細,具短柔毛,莖基部半木質化。莖分支很多,葉子線狀披針形,單葉互生,葉線性,線形或條形。穗狀花序,開紅褐色小花,花極小,無觀賞價值,胞果扁球形。植株為嫩綠,秋季葉色變紅。果實扁球形,可入藥,叫地膚子。嫩莖葉可以吃,老株可用來作掃帚。
“掃帚菜”在南方更為多見,在北京這些年開始常見,由於其旺盛的生命力,在田間是種挺讓農户頭疼的草害,但生長在房前屋後,則頗有些園藝功能。據農家説,“掃帚菜”其實也能吃,焯水之後涼拌或剁餡做包子都挺好吃,不過記者來晚了,要生吃得在4月份還是嫩芽的時候,現在這時候葉子已經又老又硬吃不得了。當然,就像“掃帚菜”的名字一樣,等再過倆月,這種植物鏟了可以直接做掃帚,柔韌性好,枝條又密又不容易折斷與掉落。同時,由於對濕度温度要求不高,不用刻意栽培打理,“掃帚菜”在北方一些地區也是一種不錯的抗旱植物。
掃帚菜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有很強的清濕熱與利尿作用,可緩解腹瀉與濕熱,對一些皮膚疾病有一定治療作用,尤其是對身體的瘟疹治療效果不錯,“可以直接把掃帚菜的汁液抹在發病處,或是把掃帚菜放鍋裏煮一下,用此水去洗患病處,正常情況下,6次左右就會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