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人也改變了自己的教育觀念,尤其是對孩子的教育,現如今很多人都提倡"文明教育",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反而使得部分孩子更加的自我、叛逆,在他們看來,父母"苦口婆心"的講道理就只是嘮叨,説的多了,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加的嚴重。此時很多的家長就會疑惑,為什麼自己費勁心思的和孩子講道理反倒不如自己小時候被父母嚴厲教育後的效果。其實有時候教育孩子強權控制,永遠比道理有用。
在以前,人們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再加上當時的社會環境,因此這種情況下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還是比較符合家長的期望值,"孝順"就好。但現在隨着經濟的發展,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就不僅僅是"孝順"這一簡單的要求,他們更加希望孩子能夠飛黃騰達,能夠光耀門楣,因此更加註重對孩子"正確"的教育,但在教育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沒有一種教育方式是永遠正確的,從以前的打罵到現在的講道理再是發現講道理並沒有打罵來的效果好。其實這都是因為小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道理。
那麼導致孩子聽不進道理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生理層面在飛速的發展,大腦迅速發育,從而使得孩子的大腦中無法形成長久的記憶,你可以問問自己,你還記得自己7歲以前發生的事情嗎?你7歲以前會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嗎?我認為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在7歲之前,我們的大腦發育還不成熟,記憶能力還在發展階段,大腦只能記得當時所發生的事情,一段時間過後,大部分的記憶就會被遺忘,因此小孩的意識只能讓自己聯繫到現有的環境景象,很少去和之前的記憶形成一定的對比。比如你第一次帶孩子去商場,孩子死活要買玩具,你跟他講了一大堆的道理,下次再逛商場的時候他還是會向你要玩具,因為此時他關注的只有眼前的這個玩具,並不會去想上次你為什麼沒有給他買玩具,更不會想起你跟他講的那麼一大堆的道理。可是面對這個問題我們究竟該怎麼辦呢?
1、 在孩子心智未成熟前,家長要體現自己的價值,為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
在孩子還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前,家長一定得為孩子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大部分小孩都有過這個情況,就是去幼兒園唸書的時候,前一個小時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好奇心理,他並沒有哭鬧,但是時間一久,他的興趣程度就會降低,開始尋找父母,在發現父母不在身邊時,他就會不停的哭鬧,因此在第二天的時候就不再願意去幼兒園了,此時家長不能因為孩子撕心的哭鬧聲就不讓他去上學了,這樣他就會知道原來哭鬧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但如果你不停的跟他講道理,這種情況下,能聽得進去的孩子少之又少,或者家長用"哄騙"的説法答應孩子的一些"條件",但這樣的方法更加不利於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其實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就要態度很強硬的跟孩子説:"今天如何你都要去上學,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再這樣哭鬧只能硬把你留在學校了",當孩子心情逐漸恢復平靜後,你可以抱着孩子,安慰一下他,順便表達自己這樣是為了他好的情感態度。那麼下次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他就會知道什麼是你的極限,你的態度是怎樣的,從而就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因為生理原因,很多的孩子都不能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而此時的他們也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家長必須得用自己的權力來約束孩子。其實從很多青少年犯案的事件來看,這些孩子大多都是因為他們的家長沒有更多的去約束他們的行為,導致他們認為自己很自由,想要怎樣就怎樣,這時你再去講道理、打罵他,他都會出現逆反心理,根本不會接受你的教育,因此強權永遠比道理有用。
2、 強權之下必有庸夫,適當放權更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強權之下必有庸夫"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説:在強大的權力刺激之下,一定會使人變得平庸。這句話在古代時一般用在政治中,但是在現在的環境下,同樣適用於教育孩子之上。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標就是讓他們學會獨立成長,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相信大家都懂一個道理:物極必反。一個長期"壓力"的成長環境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部分孩子會反抗,變得叛逆起來,部分孩子會"逆來順受",逐漸地就消減了獨立思考,做事的能力了,我們家長要學會適當的放權,儘管孩子還小,考慮事情不夠全面,但是這樣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和處事能力。
在生活和學習中,只要不是根本性質的大問題,父母要大大的鼓勵孩子、支持孩子去解決他們所面臨的一些困難問題,因為有時候你光是跟孩子説這件事情不能這樣做,它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但是孩子永遠都體會不到這件事帶給自己的真實感受。我們要允許孩子去犯錯,只有撞了南牆才會知道頭有多痛,這樣他們就會明白原來這件事情不可以這樣,接着父母繼續鼓勵孩子去不斷地嘗試,讓他們自己去摸索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這樣孩子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會真正的成長起來。
3、 解決矛盾,唯有理解與引導,一味的批評最愚蠢
近幾日一條17歲男孩跳橋身亡的視頻新聞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據孩子的母親反映,男孩因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其批評後,趁其駕車行至盧浦大橋處,靠邊停車時跳下,等120到現場後,男孩早已無生命體徵。看着這揪心的一幕,我們能去怪誰?是母親的教育方法不當還是孩子太脆弱?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就是現在的很多孩子被家長順着,缺乏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這件事情,我懷疑母親的行為有些不妥當。從視頻中看的出來的是,這個母親開着車竟然將車停在車水馬龍的路上,並且下車去後座"教育"孩子,在回到駕駛室後,車子還停了一段時間沒動,之後便是孩子將後車門打開,義無反顧地跳下橋,母親想追卻沒追上,我們從這個細節來看,能夠判斷出這位母親的教育方法和自己的情緒不太對,而且孩子在打開車門前應該已經表達了自己的要做什麼的意思,可想而知,他的媽媽之前是怎樣去批評的。而他媽能把車停在路中間去罵孩子,説明平時在家就經常性的辱罵孩子,再加上17歲的孩子又處於叛逆期,很容易情緒化從而走向極端情況。
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就可以吸取到的教訓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辱罵、批評,家長得學會去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並且及時的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做事情理智為上,這樣也有助於孩子願意去接受別人的意見,在通過自己的摸索探究,最終做出正確判斷。
總之,家長在教育培養孩子的時候要耐下性子,在小孩沒有能力做出正確判斷的時候,父母必須要替孩子下一個決定,要強制干涉他們的一些重要的事情,最後慢慢的漸進式教育,理解他們、引導孩子,最終讓他們自然的不斷地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