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父母,由於工作繁忙,無法長期陪伴孩子,就會在物質方面儘可能滿足子女的需求;
也有很多家長,因為寵愛孩子,會給孩子營造一個非常舒適、安逸的成長環境。
這些行為,都是人之常情。畢竟,天下的父母,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
但我們有時候是否應該反思一下:這種“有求必應”的方式,究竟是“愛”還是“害”?
在我國民間,很多小孩都喜歡看《西遊記》。
但有多少家長對孩子説過:唐僧師徒求取真經的道路,就是一條吃苦之路。
《西遊記》中有句話説: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一個人如果在年幼的時候沒有經過苦難的磨礪,長大以後又怎麼面對生活中的麻煩,成為真正有出息的人?
俗話説:玉不琢,不成器。一個孩子在成器之前,往往要先吃三種苦,作為家長,儘量別心軟。
獨立的苦
曾經見過一個3歲多的小姑娘,每次吃完飯總想幫奶奶收拾碗筷,但奶奶總會大聲喝止:“放在那兒別動,一會兒把碗摔了,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從這件小事來看,3歲的小孩已經有了獨立意識,自發地想去分擔家務。但家人的做法,卻阻斷了她的獨立意識。
人這一生,儘管會有家人、朋友的陪伴,但本質上還是自己一個人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的麻煩。
而這種能否獨立處理事情的習慣和能力,就是在小時候養成的。
《增廣賢文》説: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試着營造“獨立意識”這種家風,孩子就會形成“自強不息”的精神,將來在遇到問題時,他們才能百折不撓、獨當一面。
失敗的苦
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順風順水,難免會遇到逆境和失敗。而一個人面對失敗、擺脱逆境的能力,我們把它稱之為“逆商”。
逆商高的人,即使是遭遇失戀、創業失敗、工作出現難題等等困境,也能很快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重振旗鼓、東山再起。
而那些沒吃過失敗之苦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次考試考砸了而否定自己,可能會因為一次比賽輸了而認為自己不如人;甚至會因為零花錢沒有同學多而感到自卑。
《小窗幽記》裏講: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同樣的道理,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吃過失敗的苦,一旦遭遇小小的失敗,就一蹶不振,彷彿天都塌了一般。如此一來,孩子又怎麼會成大器?
讀書的苦
明朝名臣于謙曾經寫過一首名為《觀書》的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説的: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大概意思就是説,書讀得多了,內心就會更乾淨純潔,腦子裏的創意和想法也會像活水那樣,源源不斷。
有很多老師總會對家長説:“你家孩子非常聰明,就是讀書不用功。”
可作為家長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麼不肯用功?既然聰明,為什麼要浪費如此聰明的天賦?
説到底,家長就是要在家庭教育的細節中,懂得恩威並施、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讀書的好處,吃讀書的苦。
多讀書未必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讓孩子有更深刻的思想,在未來的生活中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話語權。
寫在最後
史書《鹽鐵論》中説:“任大者思遠,思遠者忘近。”擔當重任的人能深謀遠慮,深謀遠慮的人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
教育孩子,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情。作為家長,不能因為“心軟”而讓他們生活在舒適區裏。
不吃苦的人,是很難成器的。家長要學會讓孩子去“吃獨立的苦、失敗的苦、讀書的苦”,孩子才能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