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網上翻看有趣的家務小視頻,被一個3歲的男寶吸引了目光。錄視頻的寶媽説,別看她家是個男寶,卻會從小幫助媽媽做家務,平常洗香菇的重任也落在兒子身上。因為年齡小,對清洗的標準還不瞭解,在小傢伙的印象中“白”就成了最終目標。
於是,原本表面黑漆漆的香菇,就在男寶的清潔巾和小刷子下光榮“洗白”,變成了看不出香菇的潔白菇,成果堪稱驚人,看得圍觀網友大笑不已,表示小傢伙一看就不簡單,身上帶着愚公移山的氣質,將來一定會有大成就。
寶媽笑着回應説,成就不敢想,但有毅力是真的,畢竟寶寶還小。圍觀的我對此相當羨慕,看看自家餐桌上把菜吃得滿桌都是的孩子,突然想向寶媽討教育兒之道了。
現實中,我們很難給孩子培養做家務的習慣,畢竟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也不喜歡,更別説毫無自控能力的小孩子了,好逸惡勞是人之常情。那麼,這位寶媽為何能讓寶寶主動做家務呢?對方還是個男寶。方法如下,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主動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
家長只會抱怨孩子眼裏沒家務,卻未曾反省過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我們這一代人為例,小時候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活在父母的照顧中,等到出社會了才開始自學生活技能。以至於我們成了父母后,一邊按照老一輩的方式養娃,一邊指望他們主動幫忙,這就屬於想要不勞而獲,家長不教,孩子如何能會呢?
孩子做錯了,家長要鼓勵
以前文中的男寶為例,若是其他家長,看到白白的香菇怕是要發火了,營養都被刷掉了。但這位寶媽沒有,她不僅沒有發火,還誇讚寶寶很厲害。過後也認為責任在自己,因為沒有及時監工,才讓寶寶做錯了事,但寶寶是沒錯的。
這種家長就能提高孩子做家務的主動性,畢竟小孩子都想獲得來自父母的肯定,倘若做一件事能得到父母的無條件鼓勵,那孩子便會放手去做,甚至主動去做。
所以,家長要記住了,培養孩子做家務的前提是有耐心,千萬不要標準過高,更不能在孩子做錯的時候發火,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既然做錯了會捱罵,那不如一開始就不做了,還能少費力氣。
把家務融入孩子的生活
在大多數家長的觀念中,做家務始終是大人的事,孩子偶爾幫下手便算是孝順了,殊不知這種態度是孩子將來生活不能自理的關鍵因素。
會做家務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要將家務融匯到孩子的生活中,只有變成習慣,孩子將來入社會後才能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