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闡述:“先走後爬”和“先爬後走”的孩子,差別有多大
最近帶娃去朋友家玩,朋友家10個月的寶寶在爬行墊上玩,不一會兒就扶着電視櫃站了起來。奶奶自豪地説:“你看我家寶寶多有本事,連爬都省了直接要走了。”因為之前專門研究過嬰兒大運動發展的問題,還向很多醫生朋友請教過。
於是我趕忙建議:我們還是多讓寶寶爬一爬,按照自然規律來就行。奶奶疑惑地問“孩子反正也要走,爬有那麼重要嗎?”在粉絲羣和私信裏我也經常遇到孩子不爬就走的案例,為什麼會這樣呢?不爬就走又會對寶寶日後的發育造成什麼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先走後爬”和“先爬後走”兩者區別大
在老一輩人的觀念中,孩子不會爬就先學會走路,是聰明的象徵。但事實上,這種現象是因為,人為干預寶寶大運動引起的。到底是怎麼幹預的呢?這還要從“坐”説起。
在下面的圖片中,我們能一目瞭然地看到,嬰兒在不受干預的情況下,大運動發展的規律。孩子並不是像老話講的那樣“三翻六坐九爬爬”,而是在翻身後,逐漸探索爬行的各種姿勢,最後在爬行中學會獨自坐起來。
Tips:這個階段很短,坐和爬,這兩個動作幾乎是同時發生的。
在BBC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嬰兒如果自由發展,是如何學會這些動作的。但如果“坐”不是通過爬來學會的,而是在大人的幫助下刻意練習,那麼孩子就有可能會直接跳過爬的階段。
如果在大人的幫助下,總是保持坐姿,嬰兒背部和臀部的肌肉就會得到鍛鍊,而變得有力量起來。如果他們像朋友家孩子一樣,手邊有什麼電視櫃茶几之類可以扶起來的物品,就會抓着站起來。寶寶體驗過站的感覺,就會一直不斷地練習,慢慢過渡的到邁步走,爬這個過程就被跳過去了。
孩子不會爬就着急走,影響不只在平衡感
在普遍的認知中,爬是嬰兒大動作發展的一環,而所有的大動作最終發展的結果,就是走。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長輩看到孩子會走了,就總覺得完成了一項里程碑。事實上,包括爬在內所有的大運動在嬰兒的身體和認知發展中,都有必要性。
1、平衡能力的區別
表妹的寶寶糖糖,跳過爬就直接走了,我們去公園玩時,家裏的兩歲多的小孩都用腳踩着馬路牙子走。糖糖不敢走,只能在旁邊看着。我鼓勵她:糖糖你可以試試。結果糖糖卻三番五次的掉下來,她自己也很鬱悶。
大量的爬行訓練,能夠鍛鍊寶寶的前庭系統,發展他們的平衡能力。充分爬行過的孩子,前庭覺發展充分,平衡能力也比較好。
2、認知發展的區別
《發展心理學》指出:自我位移的實現,對嬰兒的認知和心理社會方面的發展具有驚人的作用。
如果孩子跳過爬行的階段,從扶站到走路的這段時間內,幾乎都無法實現獨立的位移。可能有的媽媽覺得這也沒什麼,畢竟這個階段的寶寶都有人照顧。但能夠移動,對嬰兒心理的作用不容忽視。從自我位移開始,嬰兒逐漸加強自我意識,同時在移動中感受空間和時間,這是爬行無可代替的作用。
3、爬行有助於形成健康體態
因為人類身體構造並不適合直立行走。嬰兒時期如果能保證爬行的時間充足,那麼長大以後,更容易形成良好的體態,這樣也會減少這些“直立疾病”爆發的概率。
“爬行無阻”重視三點,家長多下功夫
既然爬對寶寶來説如此重要,那麼如果寶寶真的不喜歡爬,爸爸媽媽該如何引導呢?可以從下面介紹的三個方面多下功夫,來幫助孩子充分的爬行。
首先:提供適合爬行的環境。
在之前的私信中,有位粉絲詢問,為啥自己家寶寶不愛爬,跟她詳細詢問了情況後,我初步判斷:可能是環境出了問題。但這位媽媽説,為了讓寶寶爬行更方便,她幾乎清空了整個客廳,還給我看了當時拍的照片。而我發現,問題恰恰就出在“乾淨的客廳”這裏。
我們都知道,孩子爬行的動力,是為了移動自己的身體,那麼除了移動這件事情本身帶來的快樂外,能去探索更多有趣的事物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果環境過於單一,也是不利於寶寶爬行的。因此在為寶寶創造爬行環境時,既要保證安全,也要保證豐富。
其次:建立“社會參照系”。
在網上看過一則視頻,為了讓寶寶爬行,爸爸親自下場示範,樣子雖然有些滑稽,但這樣的做法值得點贊。
家長陪爬的作用是,讓孩子擁有“社會參照”,當他覺得環境危險不想爬行時,家人的示範會讓他放鬆的同時,儘可能的多爬一會兒。其實,爬行對家長自身來説,也有一定的好處,兩者受益也算得上最佳方式了。
最後:幫娃矯正姿勢。
在寶寶初學爬行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姿勢,比如有些孩子不會膝蓋爬行,只會用肚子往前走。這可能是由於他的上臂肌肉力量不夠,家人可以着重鍛鍊孩子上臂的肌肉力量。
錯誤的爬行方式如果持續時間較長,不但對孩子身體發育起不到促進作用,還可能會影響到骨骼肌肉發展。爸爸媽媽如果發現,要記得及時矯正寶寶錯誤的爬行姿勢哦!
枕邊育兒寄語:
在文章的最後,我還想要跟各位家長分享的是,寶寶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環節背後,都有深刻的心理和生理意義。雖然父母很希望孩子能儘快成長,但是依然不能跳着來,順應兒童發展規律,才是科學育兒的核心原則,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