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會經歷很多困難,對於孩子來説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包括打針了。很多大人到現在都很害怕打針,因為在孩童時期就害怕打針,這難道是全國統一的操作嗎?但其實也有很多勇士,能夠克服對打針的恐懼,勇敢面對他。
很多家長帶孩子去打針都要用套路,因為孩子一看到醫生的白大褂就會哭鬧。所以很多家長會在一開始就逗逗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微博上有一則視頻孩子和家長去打針剛開始孩子坐在家長腿上還左右搖擺着自己的小腳,心情很愜意的樣子,面帶微笑對着鏡頭回應。醫生給孩子消毒之後孩子還是沒有任何反應,看來是個打針新手。接下來醫生眼疾手快的給孩子打針了,上一秒孩子的微笑還在,下一秒直接大哭起來。很多網友看到後又心疼又好笑,評論説:“終於還是敗在了大人的套路下。”“孩子:不是説好帶我來玩的嗎?”“小可憐的樣子,太委屈了。”
打針疼這是眾所周知的,那麼有的孩子打針不怕疼有的孩子十分怕疼是什麼原因呢?
孩子的觸覺是逐漸發展起來的,剛出生一個月的寶寶打針不哭或是過一會才哭是正常的,一般孩子在滿月之後到兩個月大的孩子就會有明顯並且靈敏的對皮膚接觸性痛感的及時反饋了。但是孩子在兩個月之後打針仍然沒有反應或是遲鈍,那就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
那麼寶寶的觸覺遲鈍是什麼引起的呢?
分娩方式會影響觸覺發育
剖腹產的寶寶會比順產的寶寶更容易在觸覺發展方面有偏差,順產的寶寶在出生的時候經過媽媽產道的擠壓會促進皮膚下的神經元進行連接,建立起一個反應靈敏的神經網絡,所以會比剖腹產的寶寶首先觸覺靈敏一些。
包裹太嚴實
4周內的新生兒在注意保暖的前提下,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肌膚接觸,這種方式也能促進觸覺的發育。包裹的太嚴實孩子會接觸不到外界也會導致觸覺遲鈍。
俯趴,爬行少
寶寶俯爬的時候身體可以最大面積的接觸到平面,胳膊,腿和手也在不斷的接觸外界事物,這能很好的促進孩子的觸覺發育。
原始反射的刺激晚
很多孩子有許多與生俱來的原始反射,一般孩子在出生後就能看到很明顯的生存反射和動作反射。但也有的孩子會在這方面相對遲鈍一點,在加上今後可能會缺乏按摩和鍛鍊,孩子的觸覺靈敏度就會很遲鈍。一般孩子碰到尖鋭的物品或是被燙到都會十分靈敏的條件反射的走開,觸覺遲鈍的孩子反映會慢一些,這就可能導致很多危險的發生。
家長帶孩子打針就是一次鍛鍊,孩子哭是正常的,家長可以在打針前期和孩子做遊戲,讓孩子提前適應環境,用沒有針頭的玩具打在孩子胳膊上,這樣可以降低孩子對醫生或是對注射器的恐懼心理。家長也可以轉移孩子注意力,給孩子看動畫片或是拿新的玩具給孩子都會減輕孩子的壓力。最後大人一定要淡定,家長不能過於緊張,慌亂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所以家長穩定就會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打針是孩子必要經歷的事情,家長只能鼓勵孩子克服恐懼而不能用不科學的偏方為了幫助孩子逃避打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