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如果有人跟你説

“我太沒用了”

“我活着太痛苦了”

“我就是個累贅”

“沒有我他們會更幸福”

如果他/她身上有傷害自我的痕跡

如果有人與你討論如何能“傷害自己”等話題

千萬不要以為可以隨便聊聊、提建議

這可能就是他/她向你發出的

“求救信號”

許多人在傷害自己前會猶豫不決反覆思索

多數情況下會有“求救信號”

但往往被我們忽視了

如果能在這個階段“捕捉”住這些信號

並能介入幫助

可能對於他們來説

就能越過當下“情緒的大坎”

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心理危機干預

可以試試以下建議:

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當然

心理治療是因人而異的

同一張藥方不能治療所有疾病

如果以上方法能有部分幫到您

就很好了

願大家都能多關心一下身邊的親人朋友

當他們出現某些心理疾病症狀的時候

不要不管更不要歧視

不要輕視也不要過度恐懼

陪伴他們、理解他們

共渡“難關”

必要時一定要及時進行專業的治療干預



監製:何強 梁凱

終審:何險峯

策劃:李佳巍

統籌:張景峯

文案:孟蝶 林樂怡

編輯:閆建華 李依倫

海報設計:林鵬

專家支持:安靜

支持:中華醫學會雜誌社

  中華醫學會《健康世界》醫學科普專家組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鳴謝:北京回龍觀醫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1 字。

轉載請註明: 醫學青年説|這些話 可能是朋友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