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在日常飲食中有什麼話題是貫穿了幼年至老年時期的,那恐怕就要數“補鈣”了,不管你處於什麼年齡,身體都需要足夠的鈣質,才能保證骨骼、牙齒、肌肉、頭髮等組織健康生長,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卻不知道怎麼樣補鈣才是科學的,要麼補鈣的方法不對,要麼補鈣的量不對,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補鈣這個話題。
為啥説蝦皮和骨頭湯不補鈣?説到補鈣,有兩種食物必定會被推上“C位”——是蝦皮和骨頭湯,其中蝦皮是媽媽們最愛的食物,骨頭湯是奶奶們最愛的食物,事實上它們的本領並沒有那麼神,人們一直以來誤解了。
首先説蝦皮,作為常年補鈣大軍中的一員,補鈣肯定要看鈣含量,誰的鈣含量較高呢?當然是蝦皮,因此,很多人理所當然地就認為蝦皮是補鈣佳品了,但是我們常常説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蝦皮雖然鈣含量很高,但是它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吸收率不高,基本上吃多少就出來多少,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人體利用,所以,想用它來補鈣,真的不太容易。
而且蝦皮還自帶一個屬性“鈉含量高”,這買一送一的屬性實在讓人高興不起來,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鈣質沒有補上來卻把血壓補上來了,你説是不是?還有很多人不喜歡蝦皮的一點是它的蝦皮很硬、很扁,很難嚼爛,食用口感實在不咋地,若是直接燒湯喝,基本上直接咽肚子裏了,最後只能排出體外,利用率甚微,因此,還是別指望吃蝦皮補鈣了。
其次説骨頭湯,如果説蝦皮是吸收率低,那麼骨頭湯就是沒有東西可以吸收了,大家都被“以形補形”的説法騙了,骨頭中有鈣質,但是無法進入人體,當動物死亡後它就已經失去活性,而用骨頭熬出來的湯,其中的鈣質更是少得可憐,不足牛奶的2%。
經常喝骨頭湯,還要面臨三個後果,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
①脂肪多,長期飲用對身材和血脂都有影響
②嘌呤含量高,增加痛風發作風險
③鈉離子較多,將影響骨細胞生成和代謝,不利於骨恢復
因此,喝骨湯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壞處大於好處,不如用其他方法補鈣,對身體更有益。大家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補鈣,不能看誰的鈣含量高就吃什麼,還要看到它的食物屬性,是否有不利於身體的地方,在多種食材中挑選最合適的那一個。
TOP1:牛奶、奶酪、酸奶等奶製品
TOP2:芹菜、薺菜、韭菜等綠色蔬菜
TOP3:豆腐、黃豆、豆皮等豆製品
TOP4:河蝦、海魚、扇貝等水產
TOP5:栗子、核桃、花生等堅果
身邊不少人説牛奶有腥味,喝不慣,有時喝了還腹瀉,一上午都難受,解決的方法就是喝酸奶,或者是吃奶酪,將奶酪和米飯、麪食、雞肉搭配在一起也很好吃,奶製品才是名副其實的“補鈣好手”。
一説到蔬菜,有人就開始挑挑揀揀,不愛吃芹菜,嫌棄味道不好聞,不愛吃菠菜,嫌棄口感苦澀,不愛吃薺菜,説牙齒嚼不動,殊不知蔬菜也是補鈣好手,就拿薺菜來説,它的含鈣量可是相當於3瓶牛奶,莧菜和小油菜也不弱,抵得上1瓶牛奶,因此,不要再挑剔蔬菜了。
豆製品便宜又補鈣,經常吃對身體有益,除了能補鈣,它還能補充其他微量元素,年輕人不愛吃豆製品的話,可以換一個吃法,比如説用豆腐、豆皮涮火鍋,或者用黑豆、黃豆搭配紅棗、黑米磨成汁喝。
愛吃水產的人倒是不少,但是少部分因為身體原因不敢放開了吃,比如説過敏體質或尿酸水平高,建議吃嘌呤含量低的,例如銀魚、鱈魚、鯉魚、桂魚、河蝦,控制食用量,避開讓自己過敏的食物。
堅果能補鈣,大家可不能當成零食吃,每天吃10克即可,身材瘦的人適當增加一些沒有關係,若是已經很胖了,還是要控制一點,以免越吃越胖。
總之,補鈣不能盲目,要了解什麼食物真的能補鈣,什麼食物只是看起來能補鈣其實不能,只有在30歲時給“骨銀行”存入多多的骨量,才能減少日後出現骨質疏鬆的風險,但是各位媽媽、奶奶也不要過分迷信補鈣,凡事都要講究吸收率,若是吸收不好了,再多的鈣也沒發揮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