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叫你“媽”還是“媽媽”,代表着不同心境,別傻傻不自知

相信每個家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你會發現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家長的稱呼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有的家長對孩子這方面的表現比較敏感,能夠意識到孩子的變化,但是有的家長卻沒有太發的感受。其實當孩子對家長的稱呼開始發生變化的時候,孩子的內心也在發生着變化。

小李家兒子8歲了,前段時間小李剛給兒子過完8歲生日,有次小李和孩子互動的時候,忽然發現兒子對自己的稱呼好像變了。

孩子叫你“媽”還是“媽媽”,代表着不同心境,別傻傻不自知

以前兒子稱呼自己的時候都是“媽媽,媽媽”,而現在兒子對自己的稱呼竟然只有“媽”。

昨天小李沒有經過兒子的同意就進兒子房間給兒子打掃衞生,而且把兒子書桌收拾的乾乾淨淨。

兒子看到之後大叫一聲“媽,誰讓你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進我的房間的,不用幫我收拾東西,你收拾完我都找不到了,我自己收拾就行”。

兒子的一番話睡覺讓小李愣在那裏,當時小李是被兒子的情緒給嚇住了,小李沒想到自己好心幫兒子打掃衞生竟然惹兒子那麼大情緒。

等到小李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小李忽然回想起來兒子最近好像都是在稱呼自己“媽”,兒子以前遇到事情會追着小李“媽媽媽媽,怎麼辦”跟在小李的身後,依偎在小李的身邊。

而現在兒子不同於之前,不僅稱呼發生了變化,就連和小李之間的關係好像也疏遠了不少,小李意識到兒子好像長大了。

孩子叫你“媽”還是“媽媽”,代表着不同心境,別傻傻不自知

1、代表孩子長大了

有時候家長髮現孩子對自己的稱呼發生變化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孩子長大了,不再依賴家長。

因為孩子稱呼“媽媽”,更多的感覺是對媽媽的愛和依賴,而一個“媽”字,代表孩子內心更加獨立,力量又更強。

孩子叫你“媽”還是“媽媽”,代表着不同心境,別傻傻不自知

2、孩子想要獨立了

當孩子對家長的稱呼發生變化時,其實家長可能從孩子的言語中感受到孩子想要獨立,孩子想要脱離家長的照顧。

像家長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自己可以憑自己的能力完成一些事情。同時孩子對家長的需求和依賴也不再難麼強。

孩子叫你“媽”還是“媽媽”,代表着不同心境,別傻傻不自知

3、孩子和家長產生矛盾

當孩子對家長的稱呼發生變化時,也有可能孩子和家長髮生了矛盾,孩子對家長心生怨恨,這個時候孩子想要捅咕自己對家長的稱呼引起家長的注意,告訴家長自己心裏很不舒服。

4、孩子遭到別人嘲笑

有的孩子大了可能還在叫“媽媽”有時候會被同齡的小夥伴恥笑,有的小夥伴會拿這個開玩笑,嘲笑孩子離不開家長,嘲笑孩子不能獨立等等。

有的自尊心強的孩子聽到小夥伴這樣説自己,心理肯定不舒服,為了像小夥伴證明自己可以,所以也會改變對家長的稱呼。

其實當家長髮現孩子對自己稱呼有所改變的時候,內心有失落可以理解,但是家長更應該為孩子感到高興,因為孩子早晚有離開自己的那一天,家長早晚要放手。

孩子叫你“媽”還是“媽媽”,代表着不同心境,別傻傻不自知

1、分清楚是哪種情況

當家長髮現孩子對自己的稱呼有所改變,家長不必着急着傷心難過,家長先判定孩子屬於哪種情況,是因為孩子被同學嘲笑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還是因為孩子和家長之間產生了什麼矛盾嗎?如果是這兩者的話家長要及時的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如果是孩子想要獨立,孩子想要展現自己成長的一面,那家長大可不必難過,家長該為孩子感到高興才是。

孩子叫你“媽”還是“媽媽”,代表着不同心境,別傻傻不自知

2、保持良好的心態

當家長髮現孩子對自己的稱呼發生改變,孩子不在依賴自己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因為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要適時的退出孩子的生活圈,讓孩子獨立自由,朝着自己所想去發展,家長只有適當的放手,孩子才能飛的更高。

其實反過來想,有些時候真的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而是家長不捨的離開孩子,家長享受那種被孩子需要的感覺。

有的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全部,哪天孩子不需要自己就感覺自己活着都沒有了任何的意義。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相信家長也培養不出多麼優秀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肯定會成為家長的負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7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叫你“媽”還是“媽媽”,代表着不同心境,別傻傻不自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