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一個家長分享了她當下的一個困惑,她覺得孩子還不夠主動,她經常會刻意讓孩子主動一些。
對於很多家長來説,看到孩子的“問題”,花時間讓孩子去克服或更改“問題“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可問題就在於,孩子的問題真的就是問題嗎?
在用瑪雅解讀的過程中,我分享了一個點:她的孩子非常有領導力。
我引導她去想象:如果她的孩子將來是一個領導,那到底是要主動一點還是被動一點呢?
她笑了笑,沒有給我答案。是的,沒有答案。標準會根據情境而變化。
作為領導,對外是需要做資源和市場開拓,需要主動一點。
可對內,如果同樣積極主動做事,自己累死累活,不給團隊其他夥伴成長的機會,那這個團隊還能長遠下去嗎?顯然也不能。
當她用這樣的一個念頭去轉念的時候,她就釋然了,她放下了。她開始試着真正地去看見和接納孩子的本性。
看到她緊鎖的眉頭慢慢舒緩,我真的很開心。有的時候,放下執着,只是在一念之間。
很多時候,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想要去尋找一個標準答案,然後按標準的答案來教育孩子。
我自己也是一樣,曾經一直追崇那個所謂的標準。
比如在生孩子之前,我就到處去了解,到底是剖腹產好還是順產好,但我的親人跟我閨蜜給我的答案截然不同。
於是我又困惑了,到底哪種好呢?我完全忽略了,怎麼出生這個決定權不在我,是那個在肚子裏的孩子的命數決定的。
事實和時間會證明:沒有所謂的標準,一切好壞之分。
主動被動,是行為層面的看法。而在性格層面,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標籤:這個人外向,那個人比較內向。
一個人內向或外向,這是一個人的特性。如果刻意去改變一個人的特性,真的好嗎?可不可以嘗試另一種可能?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去做他所擅長和天賦的事情呢?
如果説外向的人會有所成就,內向的人成就也不會差。因為這就像是拋硬幣一樣,內向或外向的人成功的概率都一樣,都是50%。
所有的遇見都是照鏡子的過程,所以我很感謝這樣的一次碰撞,也讓我更加堅定了一些未來的育兒踐行理念:
1、身為父母,我們的想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孩子,要時刻覺察和調整自己的念頭。
2、去掉給孩子貼標籤的陋習,不用自己的評判去決定孩子的未來。
3、多出門跟不同的家長交流,很多智慧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鏈接碰撞出來的。
以此文獻給每一個有孩子的父母(包括自己),希望我們都能更全面地去看待孩子甚至的每一個特質,全然去接納上天給我們的這一份完美的禮物。
我是親密關係導師愛麗莎,歡迎你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親密關係的小知識小乾貨,陪伴你一起在親密關係中終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