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

我一直覺得,激勵孩子學習與成為耐心包容的父母並不矛盾。

孩子們遇到困難,需要的是我們的幫助和引導。吼罵和催促,並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我們多一些耐心,跟孩子一起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切才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

「我是一個殘忍的母親。」

Sara 半夜 2 點沒睡覺,默默在手機上輸入這幾個字。

Sara 家女兒今年 7 歲,上小學二年級,因為之前沒有英語基礎,每次默寫英文單詞對女兒來説都是一場硬仗。

這一次默寫又是這樣,女兒擦了寫,寫了又擦,一共就十幾個單詞,她硬生生默寫兩個多小時。

等到 Sara 檢查時,竟然還是寫錯了一大半。

「接着默寫吧!」Sara 心裏急出了一團火。

“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圖片來源:電影《五彩繽紛》

女兒哇得一聲,哭出來。

「哭也沒用,默寫不好,今天晚上別睡了。」

Sara 不理會,把練習本甩到書桌上,女兒乖乖地一邊抹着眼淚,一邊繼續寫。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在接近十二點的時候,女兒都默寫對了。

“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圖片來源:電視劇《美雨》

收拾完作業本,Sara 讓女兒去刷牙,過了十分鐘還沒見從衞生間出來。

等 Sara 去衞生間看情況,發現女兒趴在馬桶上睡着了,手裏還握着沾滿牙膏沫的牙刷。

看着那個小小的身體蜷縮在地上,Sara 一下子崩潰了。

事實上:她只不過是一個 7 歲的孩子。

01

孩子你慢慢來

“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着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於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着窄巷裏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原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這是龍應台《孩子你慢慢來》書中卷首中的一段話。

“孩子,你慢慢來!”

給了我們很多啓發,是啊,教育孩子是急不得的。你必須慢慢來,春雨潤物,循序漸進,慢慢地陪伴、等待孩子長大。當大人覺得小孩該學習什麼、該瞭解什麼時,總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小孩的身上,腦海中何曾問過小孩的意願?小孩的身心發展是不成熟的,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自己的意識和想法。也許動作很慢,但總有做好的時間,不要看到慢騰騰,就強加其成人的行事模式。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天地。作為青蛙的我已忘記自己是怎樣長大的,更不能切身理解蝌料的想法,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志就明顯有心急的嫌疑。

“你看你啊,講了幾遍還不明白嗎”“怎麼到班裏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把書拿出來” 等的話語經常不經過自己大腦就熟練地從口中蹦出,説完後還根本意識不到有什麼不妥,反而更讓自己心裏添堵。

02

覺得孩子做得不好

其實他已經拼盡了全力

大人認為很小的一件事,在孩子眼裏可能比天還要大。

很多時候,大人傳達給孩子的是:

這麼點的小事都做不好,你應該克服困難提升自己,逼着孩子去挑戰。

可孩子接收到的是:

我明明已經很害怕了為什麼還要我去挑戰,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不能讓大人滿意。

“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圖片來源:電影《孤膽特工》

當父母提要求時,很多時候以自己可以很輕鬆做到出發,覺得他們做得慢、做不好、太差勁。卻不知道你催他、吼着,甚至想揍他,其實他已經用盡了全力……

要求孩子連續三個小時寫作業,他其實已經疲憊到了極致;

要求他們安靜不動、一板一眼,事實上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已經盡力控制了;

要求孩子不亂髮脾氣,事實上他們弱小的「理智腦」根本控制不住強大的「情緒腦」;

你嫌棄孩子記不住,卻不知道他們的大腦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

過於着急的父母,強行把孩子當做「心願池」,逼迫孩子達到他們的期望值,總想抹掉孩子原本的樣子,反而成為了孩子的「摧毀者」。

結果是,越催促他越磨蹭,越用力拉他越慢,越着急他越差勁……

“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圖片來源:電視劇《查莉成長日記》

03

孩子的成長需要等待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

台灣作家張文亮有一首散文詩《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了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彿説:

人家已經盡了全力!

我拉,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着汗,喘着氣,往前爬。

“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圖片來源:電影《白兔糖》

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為什麼孩子像蝸牛一樣慢?

事實上當你把孩子當蝸牛養,反而會更輕鬆,你就不再只盯着孩子身上的缺點,更多學會接納和發現。

那本著名的《窗邊的小豆豆》裏,一次小豆豆把錢包掉到了廁所裏,她拿來掏糞的工具,自己費力地一點點撈自己的錢包。

這個時候小林校長路過,他沒有啃聲,只是默默地走過去。

當小豆豆掏出一大堆糞便時,校長才過來問她:找沒找到?

小豆豆失望地搖頭説:沒有。

“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圖片來源:電影《菲比夢遊奇境》

「那就把你掏出來的處理好就可以了。」小豆豆心甘情願地照做了。

雖然沒有找到錢包,但小林校長的不慌不忙,讓她學習到了更寶貴的東西:

做事要盡力,要負責任。

這就是等待教育的價值。

快與慢是相對的,有的時候慢了,才有機會真正體會到成長的味道,孩子的慢吞吞才是他們應該有的節奏。

他們需要在慢中觀察事物形狀、結構,他們需要在慢中感受自己情緒的變化,他們需要在慢中練習新的本領。

孩子不是原材料,可以按照我們的想法、品味、技術,捏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基因決定了他們要像植物那樣,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替代他們的感受與成長,甚至急於讓他們跨過那些必經之路,不但幫不上他們,還可能給他們增加阻力,

最終我們還要等待孩子自己的花期!

-END-

來源:?智慧父母V(ID:zhfm83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09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忘了,女兒才7歲!”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