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有這麼一項活動,
讓人爽到根本停不下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它會通過和皮膚接觸,
以及製造的聲音引發顱內高潮,
讓人頭皮發麻,舒服又放鬆,
忍不住睡覺。
它就是——挖耳屎!
不僅被挖的人如痴如醉,
給人掏耳朵的也有蜜汁快感。
如果有幸挖出一坨陳年耳屎,
那成就感肯定是這個。
來源:網絡
甚至還有人愛看挖耳屎小視頻來解壓。
來源:網絡
那麼問題來了,
這麼舒服的一項活動,
人類幼崽可以參與嗎?
如果孩子不痛、不癢、沒有影響聽力,
咱們先按捺住蠢蠢欲動的手。
等它在孩子吃飯、睡覺、打哈欠的時候
隨着下頜運動自動排出即可。
但當孩子耳朵內出現以下情況時: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説明耳屎堆積太多,
需要人工幫孩子清理,
但這不代表可以隨便挖。
一些配合度比較低的孩子
(特別是3歲以下寶寶),
可能會喜歡亂動,
甚至會奮力抗拒。
如果不慎戳到耳道深處的鼓膜,
可能造成嚴重損傷,
甚至是聽力損失。
美國有一項研究報道:
每個月有1000多個孩子因為掏耳朵導致耳朵受傷,被送進急診室。
除了鼓膜穿孔、聽力下降外,
經常掏耳朵還容易引發感染,
導致耳朵痛、瘙癢、流膿,
甚至誘發惡性腫瘤。
挖耳朵一時爽,
不注意發生意外的例子也時有發生↓
挖耳屎是門技術活,
如果家長實在想清理,
那也得講方法、講技巧。
如果孩子的耳道比較窄,
耳屎分泌又比較旺盛,
有需要定期清潔耳道的需求。
並且孩子比較配合,
不抗拒、不亂動,
可以每3個月幫孩子處理一次。
整體原則是偶爾清潔一下即可。
清潔範圍僅限於耳朵外側及耳洞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説到這裏,可能會有小夥伴吐槽:
孩子有耳屎,
不可能每次都去醫院啊,
偶爾在家挖不行嗎?
前面科大大提到過,
大多數耳屎是不用挖的。
如果非要挖,
要注意這些情況:
1. 不要用棉籤掏耳朵
棉籤容易把耳屎推到耳道深處,
不僅容易形成耳屎堆積,
還可能對耳朵造成損傷
不僅僅是棉籤,
下面4種物品,都不適合掏耳朵!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家長可以嘗試使用寶寶專用挖耳工具,
它們大多數帶有可視發光裝置,
可以更好的看清楚耳道的情況。
不僅規格全,
而且比較圓潤柔軟,
有些甚至還會配備耳鑷,
可以更安全方便地幫寶寶清潔耳道。
2. 不共用挖耳勺
有些家庭挖耳屎是共用的,
個別甚至會把挖耳勺和
指甲刀放在一起。
如果有腳氣的人,
剛好用過指甲剪,
這種色香味俱全的挖耳勺
伸進孩子耳朵裏,
結果就.....(你懂的)
而且咱們日常用的挖耳勺材質偏硬,
使用時候更多的是靠手感
以及耳朵的感受來控制深淺及力度。
掌控不好容易損傷外耳道及鼓膜,
所以不建議拿來給孩子挖耳朵。
就算要用,
也得等孩子14歲以上
可以自己熟練掌握挖耳朵技能後使用。
3.不濫用偏方
這個科大大真的要強調一百遍,
什麼用酒精、醋滴耳朵,
都有可能加劇感染!
平時儘量少去理髮店、足浴按摩店
或者街邊的小攤掏耳朵,
更容易出問題。
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
有問題一定要去看醫生。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