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孫子掰壞親戚手辦,奶奶護短:破塑料值多少錢?聽到價格愣在原地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健康

家長溺愛容易養出熊孩子。如果熊孩子犯了錯,家長不僅沒有讓孩子認錯承擔責任,還偏袒和包庇孩子,那麼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可沒好處。

有一位奶奶很喜歡走親戚,這天剛好小孫子放假來看她,奶奶就帶着孫子一起去了一個親戚家。在親戚家時,奶奶光顧着和大人聊天,就和孫子開了電視機,讓他自己在一邊玩。誰知孫子突然跑到了人家的房間去,看着書櫃上有很多動漫人物的模型玩具,他高興地玩了起來。

等奶奶過來叫他吃飯時,發現他手上玩的手辦已經被掰壞了。親戚的兒子正好放學回家吃飯,看到自己精心收藏的手辦被人破壞了,直接要他們賠錢。奶奶卻給孫子護短,不屑地説道:一個破塑料才值多少錢?賠你就是了,別嚇壞我孫子!

結果對方説要賠20000塊,奶奶聽到價格直接愣住了:“你這不是在騙錢吧?”説完連忙帶着孫子走了,而在一旁很是尷尬的親戚,也勸説兒子不要追究,才一個塑料玩具而已,這把兒子給氣壞了。

回到家爸爸媽媽接娃時,這才知道白天的這樁事情,兒媳趕緊勸説這位奶奶:“媽,你不懂這個東西的價值,而且本身就是我們做錯了,錢肯定要賠。”之後夫妻倆來給親戚家賠禮道歉,也主動進行了賠償,事情這才圓滿地解決了。

當熊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怎麼正確應對?

1、表明自己的立場

家長的立場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要認定自己的孩子就是對的一方,別人就是在坑自家的孩子。如果家長一味地偏袒自己的孩子,如果哪天自家孩子被別人欺負了,對方家長還拒不道歉,你又是怎樣的想法呢?

所以家長首先要和孩子聲明自己的立場,孩子做錯了,自己會陪着孩子一起賠禮道歉。不會偏袒他;如果孩子被冤枉了,自己一定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保護孩子。

2、讓孩子勇於承擔責任

做錯了事情就要付出代價,有些代價很小,有些代價卻很大。如果孩子小時候無故偷了或者破壞了人家的東西,家長這時候因為小氣不願意賠錢,反而置之不理。孩子的這些壞習慣會更加變本加厲,如果等到孩子長大後演變成偷東西的違法習慣,這時孩子要付出的代價可就不止賠錢這麼簡單,甚至要在監獄失去一段時間的自由。

所以這兩種代價孰輕孰重,家長應該能很清楚地分辨出來。

孩子做錯了事,就讓孩子勇於去承擔責任。不論是簡單的道歉也好,還是父母配合着賠錢也好,這都是讓孩子長教訓,以防孩子再犯下次同樣會發生的錯誤。

3、教導孩子應遵守的禮儀規範

有時候孩子犯錯的原因,在於他太沒有邊界感。比如説到了人家家中做客,孩子還以為像自己家一樣自由自在,所以就隨便溜進其他人的房間,隨便破壞人家的東西。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家長沒有教導好孩子,沒有給孩子聲明應遵守的各種禮儀規範。

比如去做客時要有禮貌,聽從主人的安排,不要隨意亂動別人的東西等等。孩子在這些小細節方面沒有做好,不僅會給人留下家教不好的印象,也更容易犯下錯誤。

如果家長能在關鍵時刻擺明態度,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孩子犯錯了絕對不包庇偏袒,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這樣的孩子一定會成長為受歡迎的好孩子,而不是大家眼中的熊孩子。

所以希望家長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熊孩子不是自己天生就熊,有一半原因也是家長自己慣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