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部名叫《臍帶》的動畫短片,它給我帶來的震撼不亞於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
這部動畫僅有6分鐘,卻講述了一個母親操控孩子一生的故事。從出生起,孩子就通過臍帶跟媽媽相連,醫生想剪斷臍帶,但被媽媽阻止。
之後,臍帶就成了媽媽操控孩子一切的工具,也是毀掉孩子一生的罪魁禍首。
在孩子''搗亂''塗鴉、擺弄花瓶的時候,媽媽一把拽住臍帶將孩子拉回來;孩子去學校上學時因為臍帶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欺負,媽媽便讓他退學待在家裏,陪在自己身邊;
孩子漸漸長大,開始春心萌動,但是他駐足欣賞漂亮的女生、跟喜歡的女孩子約會時,媽媽卻再次利用臍帶,生氣地把兒子拽回來。
孩子自然是想過反抗的,但是當他試圖剪斷臍帶時,媽媽卻突發不適——被氣暈了。從這之後,孩子再也沒有反抗過母親的控制。
隨着時間流逝,媽媽滿頭白髮、步履蹣跚,最終離開了人世。這時連接母子倆多年的臍帶終於斷掉,但已到中年的兒子卻發現:沒有了媽媽,自己居然不知道該怎麼生活。
動畫片中的兒子,可以説是一生都被毀了,可毀掉他的真的是剪不斷的臍帶嗎?不願退場的母愛,孕育出了長不大的媽寶,孩子離開了母親就不知道該如何生活。這種有毒的親子關係,才是毀掉孩子一生的真兇。
所以,讓我感到震撼的,不是這部動畫片講述了多麼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它描寫的都是血淋淋的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用一根看不見的臍帶操控着孩子,毀了孩子一生。
有的孩子,被控制而不自知
《臍帶》短片中的孩子,曾經也想過要擺脱父母讓人窒息的''愛'',可有些媽媽卻像温水煮青蛙一樣,一直事無鉅細地照顧孩子,讓他們在温聲細語中沒了獨立的能力。
相信你曾經也看到過一個視頻,內容是在外國留學的兒子發微信請教媽媽番茄炒蛋的做法。當時誰也沒想到,一個呼喚親情的、温馨的公益廣告,居然會引發這麼大的爭議。
當時兒子在美國留學,他想給聚會的朋友們展示自己的廚藝,但是並不知道怎麼做番茄炒蛋。於是他便發微信給媽媽請教,誰知沒一會,媽媽就給他發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媽媽一邊做番茄炒蛋一邊講解。
有了媽媽的視頻教程,兒子輕鬆地做出了好吃的番茄炒蛋,但在接下來的聚會中,他發現,他給媽媽發消息時已經是國內的凌晨4點,正是尋常人家熟睡的時間。
一時間,兒子大為感動,但有的觀眾卻炸鍋了:
''男主就是個媽寶啊,長這麼大不會做番茄炒蛋!''
''不會做你可以上網查,非得第一時間在微信問有12個時差的媽媽,把熟睡的父母吵醒,媽寶無疑了。''
在這個視頻中,兒子對媽媽的依賴、媽媽對兒子的耐心,確實是令人感動的;可這件事也折射出一個事實:孩子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遇事第一時間是尋求父母幫助,絲毫不考慮自己尋找其他方式解決。
不肯放手的母愛,毀了孩子一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那些被父母保護在手心裏的孩子,通常都很少受傷,但相應的,他們失去了很多玩耍和成長的機會。
在其他小朋友開心地用沙子堆城堡的時候,不肯放手的媽媽以''沙子細菌多''為由,拖着孩子離開了沙坑;
在孩子把想象中的世界畫到牆上時,媽媽嚴厲阻止他:''別給家裏添亂!'';在孩子興沖沖地想要幫忙做菜時,媽媽擔心他受傷,讓他去玩玩具……
我們對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確實避免了他們受傷,可孩子離開我們身邊之後呢?他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怎樣處理遇到的事情?
小時候,孩子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陪伴,可隨着長大,他也會逐漸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人生,可有的父母卻連孩子長大了也不放過。
在孩子交友的時候,有的媽媽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是一廂情願地説:''那個同學學習好、那個同學家境好,你得跟他們玩。''''最近xx是不是總帶你玩遊戲?這種朋友對你沒好處,別跟他來往。''
對孩子的交友進行控制,不去了解真實情況,這就是這類家長有的獨斷專制。迫於壓力,孩子只好順從,可再也沒有交友的自由。
有朋友可能就要問了:''這些孩子長大了,脱離原生家庭,不就自由了嗎?''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真實情況是:就算結了婚,母親的控制也無處不在。
在談婚論嫁的時候,如果兒子心儀的女孩得到母親的認可,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得不到認可,那婚後的日子基本上是''雞飛狗跳''了。
一方面,媽媽已經插手慣了孩子的生活,所以對於小兩口的生活、兒媳的作為,她多半是要介入的,而這也是婆媳矛盾出現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面,有的媽媽把兒子的婚姻''攪黃了'',導致小兩口離了婚,即便如此她也不會產生愧疚,而是覺得自己保護了兒子:''她配不上你,媽給你找個更好的。''
你看,被操縱着長大的''媽寶'',就連婚姻都不得自由。那麼,媽媽年邁時,兒子會不會得到自由呢?這也未必。
就像《臍帶》中的兒子一樣,從小到大他就是在媽媽的嚴密管教下成長的,一舉一動都按照媽媽的指示來,唯一的一次反抗,還因為媽媽被氣暈而不了了之。
試想,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孩子哪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有句話是這麼説的:''之前的22年,你都沒有給過我選擇的權利;現在卻來問我,以後打算做什麼。''
習慣了聽指示、習慣了被決定,孩子已經沒有了主見和獨立的能力。在母親年邁後,他很可能像短片中的主人公那樣,變得不知所措、焦慮煩躁。
父母跟孩子是友人、親人,也終將是過客
父母跟孩子天然是親人,因為有着血緣這一層關係在,血濃於水。而我們也在倡導,最好的親子關係是父母跟孩子做朋友,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教育他們,彼此間平等交流。
但如果以人生為單位衡量親子關係,父母更像是孩子人生中的過客。
龍應台在《目送》中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隨着孩子長大,我們做父母的依然可以關心他、保護他、給他建議,但是要明白,孩子才是他人生的主人,未來的路需要他自己走。
所以,我們必須教會他獨立生存的能力,讓他成長為人格健全的人,有勇氣和能力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而不是把愛編成''牢籠'',困住孩子的一生。
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不是父母等他成年後對他説''你長大了'',他就真的學會了獨立;而是父母從小就用合適的方式教育他,最終才讓他擁有這些品質。
心理學家胡慎之老師説:''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中國式家庭。''
想要真正為孩子好,我們做家長的就要做出改變:母親學會跟焦慮和解;父親關心妻子和孩子,不缺席孩子成長;父母給孩子愛和支持,適當地放手讓他健康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