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寶寶發育提供環境創造機會,鍛鍊寶寶這幾個方面的能力
“你家膩膩蠻高的,長得挺好的。”同事邊看着膩膩邊説着。
“很多人都這樣説,不過我用孕育軟件測試了她的發育,她的精細運動發育得比較遲緩。”我説着。“哎呀,小孩子,只要像這樣吃得好,長得高,也不瘦,就好啦。像你説的其他的什麼發育,那些不用去想太多的。”
同事説的話是有道理的。寶寶正處於快速生長的階段,爸爸媽媽需要讓寶寶吃得好,這樣寶寶才能長得高,有斤兩。
不過,爸爸媽媽也不能只重視寶寶的生長。我們經常將“生長髮育”這個詞掛在嘴邊,其實,生長和發育是不一樣的。生長就是我們平常最關注的,關於寶寶身高、體重、頭圍以及體塊指數(BMI)這方面的發展。這些是有數值的,能很直觀看出效果的。而發育則是關於寶寶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其中包含寶寶的大運動能力、精細運動能力、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5大方面。只有當生長和發育共同發展,寶寶才能算是真正的長得好。
所以,爸爸媽媽在讓寶寶吃得好,讓寶寶生長得好之餘,也別忘了鍛鍊寶寶各方面的能力,讓寶寶發育得好。
那麼,爸爸媽媽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寶寶更好地發育呢?
大運動是指大肌肉羣共同參與的運動,主要指頭頸部、軀幹和四肢幅度較大的動作。像寶寶的抬頭、抬胸、翻身、坐、爬、站、走這些運動都屬於大運動。
有句關於寶寶大運動發展時間的規律的俗話是這麼説的:“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站、周走。”所以很多爸爸媽媽可能會因為寶寶發育“遲緩”,而通過人為的干預加快寶寶的大運動能力的發育,或者在逗寶寶玩的時候會刻意提前讓寶寶做一些動作。但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合適的,可能還會給寶寶帶來一些傷害。
想要促進寶寶大運動能力的發育,爸爸媽媽應該做的,是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寶寶可以隨着自己的意願去多加練習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寶寶清醒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多將寶寶放成俯卧的狀態,讓寶寶練習趴着。而讓寶寶練習趴着的地方,最好是乾淨的地毯上。比較硬的地方能讓寶寶趴起來更好用勁,而將寶寶放在地毯上又能避免寶寶出現墜牀的危險。寶寶在趴着的時候,爸爸媽媽還要多觀察寶寶的表現,可以根據寶寶的表現來調整讓寶寶趴着的時間。只要寶寶在趴着的時候很平靜或很開心,就讓寶寶多趴一會,而如果寶寶開始哼唧或哭鬧了,爸爸媽媽就要把寶寶抱起來了。
一項能力的掌握是鍛煉出來的,爸爸媽媽應該多給寶寶創造機會,讓寶寶能有更多的機會去練習。對於其他方面的大動作,也同樣需要使用這樣的方式去多練習。
精細運動指的是使用手指的動作,如:抓、捏、拿、握,以及手眼協調能力。而精細運動的發育起點,是從寶寶張開手開始的。這裏,就不得不再次提到趴着這個動作。讓寶寶多趴着,不僅能促進寶寶大運動能力的發育,對於精細運動能力的發育也是有着很大的作用。
寶寶出生後就可以開始練習趴着了,起先,趴着能幫助寶寶學會抬頭,其次,是幫助寶寶學會抬胸。而到了抬胸這一步,寶寶就需要使出更大的勁才能做到。細心的爸爸媽媽一定能發現,寶寶從出生開始,雙手就一直保持握拳的狀態。不過,寶寶用握拳的姿勢去做抬胸的動作是不好使勁的。這時候,寶寶為了能撐起自己的身體,雙手會自然而然的張開,這樣手與牀面或地面的接觸面積就會增大,身體會更加平衡。這個過程,寶寶便張開了自己的手掌。
3個月左右的寶寶,小拳頭就會完全打開,從這個時期開始,爸爸媽媽就可以給寶寶創造機會,讓寶寶進行精細運動的探索。不過,爸爸媽媽最好能瞭解寶寶精細動作發展的規律,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寶寶做一些鍛鍊。
3個月左右的寶寶,會有意識地用小手去觸碰東西。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趴着,同時在寶寶周圍的20cm處放置一兩個小玩具,引導寶寶去拿到玩具。
4-7個月的寶寶,會用一隻手抓着一件東西,另外一隻手去撫摸。這個時候,寶寶剛好也處於出牙期。爸爸媽媽可以準備一些牙膠、搖鈴等易於抓握,適合啃咬的玩具,讓寶寶學着用雙手配合擺弄手上的玩具。
8個月-1歲的寶寶,開始學會用拇指和食指併攏起來捏東西了。這個時候,寶寶添加輔食也有一段時間了。爸爸媽媽依舊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磨牙棒、牙膠等適合磨牙的食物或玩具,還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塊狀且入口能融化的食物,鍛鍊寶寶用手指捏取的動作,如:小餅乾、小饅頭、小溶豆等。如果是給寶寶吃水果條或水果塊,得看看寶寶能不能嚼碎嚥下,安全第一。
1歲以後的寶寶,基本已經掌握了各種拿、抓、握、推、扔、壓、擠、拍、擰等多種精細動作了。這個時候,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該多放手讓寶寶去“幹活”。如:吃飯時鼓勵寶寶自己拿勺子給自己餵飯;讀繪本時鼓勵寶寶自己翻頁;玩完玩具後鼓勵寶寶將面前的玩具收進小盒子等。
想要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爸爸媽媽需要持續對寶寶進行語言刺激,也就是多和寶寶説話。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和寶寶多説話,即便是自言自語也可以。通過日常中一點一滴的語言刺激,能夠激起寶寶的表達慾望,還能增加寶寶的詞彙量,讓寶寶將自己的非語言表達(哭鬧、用手指、眼睛盯着看)和語言聯結起來,明白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要用什麼詞語表達出來。這樣,當寶寶想要表達的時候,就能更順利的運用語言將想説的話順利表達出來。
這裏,舉個例子説一下。寶寶餓了想喝奶,就會開始大哭,而爸爸媽媽也能馬上知道寶寶的需求。不過,爸爸媽媽不要馬上給寶寶衝奶,而是先問寶寶:“寶寶,怎麼啦?是不是肚子餓啦?”“你現在想喝奶對不對?”“媽媽給你衝奶粉。”“如果你想喝奶,就跟媽媽説‘想喝奶’”。
如果寶寶還不會説話,爸爸媽媽就要像這樣多和寶寶説話,對寶寶進行豐富的語言刺激。如果寶寶會説話了,爸爸媽媽也要多和寶寶交流,並引導寶寶回覆我們。
面部細小肌肉的發育直接影響着寶寶的語言能力。爸爸媽媽引導寶寶多説話,可以刺激寶寶面部細小肌肉的發育,從而更有利於語言能力的發展。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法可以促進寶寶面部細小肌肉的發育,那就是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前,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坐在餐桌旁,觀看大人吃飯。當寶寶添加輔食以後,爸爸媽媽也要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吃飯,以便寶寶模仿大人的咀嚼動作。同時,爸爸媽媽還要逐漸改變寶寶輔食的性狀,充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育學園首席健康官崔玉濤説:“我們人類的面部細小肌肉在兩歲半之前如果發育不成熟,這一生也很難再發育成熟了。”
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抓住寶寶兩歲半之前面部細小肌肉的鍛鍊時期。通過引導寶寶多説話,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讓寶寶的面部細小肌肉得到充分的發育,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發育。
認知就是認識世界的過程。想要讓寶寶的認知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爸爸媽媽自己就要做好榜樣,並多帶寶寶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和喜好會影響寶寶的認知。爸爸媽媽想讓寶寶獲得什麼樣的認知,自己就要多去接觸哪方面的事物,或成為哪方面的相關人士。比如:爸爸媽媽經常帶寶寶去接觸大自然,逛動物園,寶寶就會對各種動植物特別感興趣,可能會特別喜歡鄉村田野生活。而如果寶寶沒有這方面的薰陶,那當帶寶寶去接觸大自然時,寶寶可能就會覺得沒勁,可能會更想要去找小朋友玩。
有個成語是見多識廣,只有見得多,才能識得廣。所以,爸爸媽媽還要多帶寶寶出門見見世面。可以是帶寶寶去不一樣的地方玩,讓寶寶走遍所在地區的每個公園、兒童樂園,也可以是帶寶寶出去郊遊,甚至到更遠的地方旅遊。只要讓寶寶多去接觸各種不一樣的人、事、物,讓寶寶多去見見世面,就能提高寶寶的認知。
此外,爸爸媽媽和寶寶多説話,為寶寶創造豐富優質的語言環境,除了能提升寶寶的語言能力外,還能促進寶寶的認知發展。比如:有些比較大的孩子可能還説不出自己經常吃的蔬菜的菜名,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爸爸媽媽日常生活中的少説話少引導。爸爸媽媽只顧着讓寶寶吃好飯,卻忽略了對寶寶的語言刺激,寶寶又怎麼可能知道自己每天吃的東西叫什麼呢?
社會適應能力就是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要想發展寶寶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應該多帶寶寶出去見見世面。而關於社會方面的,主要指的是人。對於寶寶而言,更多的是指小朋友。
寶寶的社交對象就是年齡相仿的小朋友,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多帶寶寶去小朋友經常出沒的場合玩耍,讓寶寶多見見不同的人。爸爸媽媽也別擔心寶寶在和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會起衝突。其實,衝突的發生並解決的過程,也是寶寶適應社會的一種方式。寶寶在和小朋友發生過幾次衝突之後,能逐漸明白社交的“規則”,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從而提升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
此外,爸爸媽媽還要引導寶寶用正確的方式與人交往。首先,爸爸媽媽要給寶寶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平時在與人交往時,要做到文明禮貌,讓寶寶在潛移默化中習得正確的交往方式。其次,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教給寶寶一些簡單的社交語言。比如:當寶寶想加入小朋友的遊戲時,爸爸媽媽可以教寶寶向小朋友招手,對小朋友説“我能和你一起玩嗎?”在和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可以教寶寶用眼睛直視小朋友的眼睛,對小朋友微笑,跟小朋友拉拉手等方式來表示友好。
總的來説,寶寶的健康成長取決於寶寶的生長和發育。只有寶寶既“生長”得好,又“發育”得好,才能算是真正長得好。所以,爸爸媽媽需要給寶寶提供環境,創造機會,給寶寶佈置一些可以促進各方面能力發展的小任務,讓寶寶在實踐中得到鍛鍊,從而促進寶寶的發育。
我是@膩膩媽,堅持更新育兒知識。想了解更多養育寶寶的知識,請關注我。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向拍攝者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