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理:孩子哭了,為什麼你不要對孩子説“別哭”?
在炎熱的街角,突然響起了小孩尖鋭的哭鬧聲。一位身穿藍衣,年齡大概4,5歲的小男孩張大嘴巴在大聲哭喊。
緊接着,一位年輕的媽媽慌慌張張地趕到孩子面前,一邊幫孩子擦眼淚,一邊焦急地哄着:“別哭……強強好乖……不哭不哭……”
常見的家庭“止哭法”
哄:“別哭別哭”,“哭鬧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你如果不哭,我給你買糖去”;
騙:“不哭,你要什麼都給你”,“你不哭的話,我等會就給你吃一百個冰淇淋”;
恐嚇:“你再哭,大灰狼會把你吃掉”,“你還哭?我把你扔路邊了”……
為什麼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哭鬧?
“孩子哭鬧時,我感覺很煩躁”,
“孩子哭了,我這心跳就加速”,
“我受不了孩子哭,一聽到孩子哭,我有一種想吐的感覺,不是反感,而是真的有東西想從喉嚨吐出來”……
如果你有孩子,這樣的感覺非常正常。
為什麼會這樣?從我們大腦的潛意識來説,“哭”意味着“危險”,是一種警示信號。這種警示,在猛獸出沒的原始社會很有效,幫助父母聽到孩子的哭叫時,血壓升高,驅使自己迅速趕到孩子身邊,把孩子從猛獸的爪牙下救出來。所以説,當父母聽到孩子的哭叫時的負面情緒,能加速大人採取行動。正如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有一項研究發現,小朋友的哭聲,與刀子刮玻璃的聲音的頻率很接近,同樣都能讓人類感覺難受,頻率介於2000至5000赫茲。
難怪我們總是受不了孩子的哭鬧聲!
很多父母常常責怪孩子哭,可是他們忘記了,成人哭的原因很多,孩子們也是一樣。一刀切地對待孩子哭,是不負責任的。
所以,當家裏的孩子哭時,父母首先要分清孩子哭的原因
1、身體不舒服?
發燒、肚子痛、皮膚擦傷、頭撞出淤包……感覺身體不舒服時,孩子們會哭;小嬰兒就更常見了,肚子餓了、拉粑粑了、尿濕了、感覺害怕就會哭。
當孩子由於身體不適而哭時,父母們除了相應地做處理,生病了吃藥、肚子餓了吃飯、拉粑粑了換紙尿片,把孩子們照顧好。另外,有些身體不適不能一下子消除,例如感冒不適,這時媽媽可以嘗試轉移孩子對不舒服的過度關注,例如陪孩子看看繪本或玩玩具等。
2、 為了引起大人注意?
一見到父母就要哭?這常見於父母不常在家的孩子。由於父母少陪伴,對自己關心不足,見到父母時,孩子可能就通過“哭”表達不滿或撒嬌,以換取父母更多的關注。
當然,孩子的這種表現,屬於親子分離後初期或中期的表現,到了後期,即親子分離的時間過長,孩子就會變得冷漠,更不會對父母哭。“哀莫大於心死”,大概便是這種寫照。
3、 “要挾”父母?
媽媽説“不準吃糖”,孩子就哭?
爸爸“啪”一聲關掉動畫片,孩子“哇”一聲就哭了?
奶奶把玩具收起來,要求孩子睡覺,孩子大喊“不要不要”,還邊鬧邊哭?
很多大人聽不得孩子哭,心一軟就退讓了。
其實一開始,孩子可能只是因為不高興哭,時間長了,孩子可能便知道,“我哭,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就答應了”,所以,他們會把“哭”變成“工具”。
如果你發現孩子通過“哭”要挾大人,怎麼辦?不給孩子“正反饋”。
大人關掉電視,孩子就哭,孩子一哭,大人就給孩子看電視,這就叫正反饋。如何不給孩子“正反饋”?媽媽説“不準吃糖”,孩子就哭,媽媽雖然聽到孩子哭難受,但還是忍住不退讓,仍舊堅持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能吃過多的糖。經歷多次後,孩子發現“哭”沒用,這種哭的“工具”功能就消失了。
4、 孩子情緒低落?
“哭”是人類難過、悲傷、懊悔時常見的外在表現,通過哭,孩子的負面情緒得以發泄,幫助他們迴歸平靜。有研究發現,哭泣時,眼淚中含腦啡肽複合物與催乳素,幫助人緩解壓抑感、減輕心理壓力。
記得有一次,我發現4歲的女兒坐在地上抹眼淚。我正想問:“怎麼了?”沒想到女兒已經説:“別問我,我肚子裏的眼淚太多了,需要流掉一些……”雖然有疑問,但孩子這麼説,我就沒再追問。
大概,她已經需要一點點自己的空間了吧,我想。
想到這,我想起了一句話。
人們説,人生不是一個童話,不會總是美得讓人在夢裏笑。有時,哭過了,才更懂得笑容的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