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陪伴和關愛,這是孩子的一種正常需求,為此,絕大多數父母都在努力的做到滿足孩子的需求。
但是依然會有一些父母總是千方百計地想要逃避責任,不僅不願陪伴孩子,還會做出一些傷害孩子的事情。
李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平時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回家的事情就是抱着手機刷視頻,玩遊戲,很少和女兒親近。
有時女兒想要爸爸陪自己玩一會,可是李先生就是不願放下手機,對女兒每次都是敷衍了事。
這天週末,媽媽讓爸爸帶着女兒去公園裏玩一會,為了讓父女倆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媽媽特地留在了家裏做家務。
這應該是爸爸第1次帶着女兒出去玩,女兒當然非常興奮,可是爸爸卻顯得有些不耐煩,一邊玩着手機,一邊催着女兒快點回家。
這讓女兒徹底生氣了,她把對爸爸的不滿全部發泄在了手機上,從爸爸的手裏搶過手機用力地往地上砸。
這時爸爸的遊戲正玩到最關鍵的時候,還沒反應過來卻發現手機已經被砸的四分五裂的,頓時火冒三丈。
這時候女兒在一旁哭着喊:手機就那麼重要嗎?我把它扔了,讓你永遠玩不成手機。
聽到女兒這麼説,爸爸直接對着女兒的頭就是一巴掌,小小的孩子被爸爸一巴掌打的倒在地上,頓時臉色就發白了。
看到這一幕,爸爸突然清醒了,趕緊抱起倒在地上的女兒飛奔到醫院。
雖然女兒沒有性命危險,但是因為這一巴掌正好打到了女兒的腦部,造成女兒嚴重腦震盪,很有可能造成失憶的後果,甚至有可能成為植物人。
聽完醫生的話,爸爸後悔不已,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如果能夠有機會重來,相信這位爸爸一定不會這麼做,但是現在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
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容易情緒失控?1.家長本身就是暴脾氣
有的父母本身自己的脾氣就非常大,在生活中經常容易發脾氣。
這時如果孩子正好有一些讓他們不滿的行為出現,那麼父母的脾氣便會在瞬間失控,會對孩子做出一些打罵的行為。
2.孩子沒達到自己的預期
父母對孩子都是有期待的,而這種期待往往會高出孩子的實際能力。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很難做到。這會讓父母的心理產生很大的落差,所以會做出情緒失控的行為。
3.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
當然也有一些父母情緒失控,是因為孩子真的做了一些觸犯了原則底線的事情。
這時候父母大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自然愛之深恨之切,一時間難以控制的情緒,希望通過打罵的方式讓孩子記住教訓。
父母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1.暫時離開現場
如果在某一時刻,父母已經感覺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在上升,那麼這個時候就應該適時的把自己抽離現場。
這樣能給自己一點時間作為緩衝期,同時也能給孩子一點時間去認真的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當緩衝期過後,相信雙方都能夠平靜心情,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溝通和交流。
2.認知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危害
父母應該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情緒失控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危害,不僅包括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這種危害會一直伴隨着孩子的成長,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抹去。只有正確認識到這一點,父母才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做出過激行為。
3.選擇非暴力溝通
對孩子而言,也許非暴力溝通更能讓他們接受。
父母要把打罵孩子的方式改成耐心的和孩子説教,也許這在短時間內未必有效,但是卻能如同春風一般沐浴孩子,讓孩子漸漸的從本質上得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