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還是冬季,到明年春季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卻因為近段時間天氣的回暖,讓一些原本在春季才開始生長的野草,在近期就生長了出來,而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不少農民朋友十分喜愛的野菜,如薺菜、蒲公英、車前草等,這段時間在田邊就長出來了好多,筆者還去採挖了不少回來吃呢,還別説,用薺菜包的餃子是真的香。
不過,近期生長出來的野菜可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只不過很多朋友不一定認識它們。本期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喜歡生長在水溝裏的野草,你可能也見過它,但卻不一定知道它的價值很高,這種野草就是“黃鱔菜”。
相信聽到這個名字,就會有朋友好奇,黃鱔菜難道是長得像黃鱔的野草?其實並不是,哪能有野草長得像黃鱔的啊,我們老家這邊之所以會把這種野草叫做黃鱔菜,主要有2個原因。
一個是這種野草喜歡生長在河邊、水田邊、水溝裏、小溪邊等一些潮濕的地方,另一個是將這種野草的莖葉採摘下來,用勁揉碎之後,它會流出猶如黃泥巴一般的汁液來。正好這黃鱔也喜歡生活在稀泥裏,皮膚又是黃色,故而我們這邊就將這種野草俗稱為了“黃鱔菜”。
黃鱔菜在我國分佈很廣,尤其是南方地區,更是廣泛分佈,因此人們根據它的特點,也給它起了各種各樣的俗稱,如溪溝草、黃汁草、黃泥巴草等等。
其實黃鱔菜的學名叫做“溪黃草”,是唇形科香茶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也叫“香茶菜”。溪黃草的葉子看起來和薄荷有些像,不過卻比薄荷葉子糙一些,其葉子表面還密佈微小的絨毛。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溪黃草的時候,總覺得它很髒,因為它又喜歡生長在水溝等地方,又是一揉碎就流出黃泥般的汁液來,搞的滿手“黃泥巴”,但實際上溪黃草一點都不髒,相反,還是一種散發出清香且價值很高的野草。
溪黃草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藥食兩用,首先,溪黃草剛長出來幼苗可以作為野菜食用,無論是煲湯、還是炒食,都是相當的美味,但採挖溪黃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它的莖和葉弄斷了,因為溪黃草的營養都集中在它那黃泥汁裏。
其次就是藥用價值,溪黃草在民間還有個俗稱,叫做“土黃連”,説的就是它的藥用價值和黃連類似。具體來説,溪黃草有着“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等作用,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民間習用的抗肝炎草藥,到目前為止,也同樣成為了我國重要的中藥材之一,國內都已經研發出了10多種溪黃草製劑。
怎麼樣?是不是沒想到水溝裏這種小小的野草,還有這麼高的價值呢?
其實在我國的廣東地區,很多老一輩的農民都會用溪黃草,一般都是將新鮮的溪黃草採摘回來之後,洗淨了用來煲湯,比如“溪黃草豬肝湯”、“溪黃草鯽魚湯”等等,用老一輩人的話來説,溪黃草煲出來的湯對肝很好,不僅可以預防肝病,也能養肝,而且煲出來的湯色也好看。
溪黃草在南方的農村地區很常見,大家若是有需要的話可以去採摘,但要記住,和溪黃草長得像的野草很多,因此在採摘前,一定要先採摘片葉子下來揉碎,看看它是否會流出黃泥汁來,若是沒流出的話,可別採摘,不然弄錯了可不好。
各位朋友,你們認識溪黃草嗎?你們用溪黃草煲湯過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