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玫瑾: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最重要的不是智力和學歷,而是這點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健康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人,而這些其實也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中,比如吃飯這件小事。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吃頓飯就能看出來,家長別大意。

別看吃飯是一件小事,但其實也體現着一個人的素養,不管是家庭聚會抑或是成年之後的同事聚會,在吃飯時也有很多禮儀講究。因此這是一個能看出人素養的地方,特別是對於小孩子來説,當孩子出現以下這3種表現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他們糾正。

哪3種表現?

①:在盤子裏攪和

有些小孩子一坐在餐桌上,首先就拿着筷子往盤子裏亂攪,這種行為是特別不禮貌的。如果不喜歡吃這道菜中的某種食物,可以夾菜的表面,千萬別在盤子裏面亂攪,這會讓別人非常反感,同時也會讓大家吐槽,這樣的孩子沒有教養。一旦孩子養成了這種壞習慣,不管在哪裏吃飯,都會事先在盤子裏面亂翻。

②:霸佔食物

孩子到了三歲時就出現了自我意識,這時候小朋友的獨立意識非常強,尤其是在吃飯時,他們會護住自己的食物,不願意別人碰。但如果小朋友學不會與他人分享,連食物都要霸佔的話,到了社會上只會變得自私自利,而這也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③:大吵大鬧

一個擁有高情商的人,知道如何不讓別人討厭,相反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從來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有些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總喜歡大聲吵鬧,時不時還站在椅子上面跳來跳去,試想一下,和孩子坐在一桌的別人,臉色又怎會好看呢?

如果家長沒有及時阻止的話,這些孩子走入社會之後也會吃虧,因為他們只顧自己不去考慮別人。

不管在什麼場合的餐桌上,無論小孩還是大人,都要學會一定的餐桌禮儀,這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它既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又會讓同桌吃飯的人感到自在。

家長應教育孩子哪些餐桌禮儀?

一、不能一邊吃飯一邊做別的事

吃飯本身就是一種聚會的機會,同時也是加強我們與人之間交流的最佳時機,孩子們應學會珍惜。

在吃飯時,家長應告訴孩子不可以玩玩具,不能看書也不可以玩電子產品。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它既傷害視力,又影響消化,小朋友應做到專心吃飯。

二、照顧長輩

現在的小孩子課業壓力都是非常重的,因此很多家長從不願意讓孩子操勞家裏的瑣事,比如在吃飯的時候,都會事先將碗筷準備好,然後再喊孩子過來。

孩子年幼時,父母尚且可以這樣做,但孩子慢慢長大之後,比如孩子已經到了十幾歲。孩子也應學會主動照顧長輩,當身邊有老人時,應主動給他們盛飯夾菜。

三、懂得感恩

當小朋友碰到有人給自己夾菜的時候,一定要主動説謝謝,在吃飯時如果自己已經先吃完了,但想離開餐桌時,也要主動與別人打個招呼。

在吃完飯之後也要記得感謝請客的人,和坐在一張餐桌上的人道別,如果是在別人家中吃飯的話,小朋友也要幫主人收拾碗筷,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禮儀。

結語:

簡單的一頓飯,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尊重心以及感恩之心,可見它並不是一件小事。

小朋友在餐桌上的言行舉止,需要家長們去教育,任何一種教育都講究堅持,而這也並非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好習慣。因此家長一定要做到温柔對待,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