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每一個小生命的降臨其實都很神奇,都是在經過寶爸和寶媽認真努力的備孕後,寶媽的肚子很快就有了反應,這時很多媽媽或許是感受不到任何變化的,於是就不會注意這個問題,不會注意孕期保養,慢慢就會放鬆了,而寶爸可能也會因為興奮過頭而忘記與寶媽一起努力照顧寶寶了。其實,孕前三個月才算是孕期的黃金時間,很寶貴也必須得認真對待,稍微一點不注意,可能孩子的“起跑線”就被拉開了,孩子的幼兒期就開始出現問題了。
孕前三個月很多媽媽會覺得累、體乏、體虛甚至孕期反應也更加明顯,會把平時的脾氣無限放大,把平時的憤怒無數次地發作,她們可能會認為是寶寶影響了自己,但是她們忽略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孕前三個月寶寶和媽媽的變化。
1、寶寶未成形,媽媽大多感受不到
孕前三個月,寶寶其實是很小的,媽媽很難感受到他的存在,但是身體的負擔卻很多,畢竟身體裏多了一個人,雖然不能感受到,但是真實的存在感還會出現一些反應和變化,比如嘔吐噁心、身體乏累、對味道比較敏感,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有了孩子才有的變化,不要覺得奇怪,更不能把它當作一種負擔。
2、孩子適應母體,媽媽接受寶寶
其實,孩子來到媽媽的身體,也是需要適應的,並不是一來就能完全適應媽媽的身體,也不是完全能和媽媽相處的,他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需要一個探索媽媽身體的過程。而媽媽也是需要時間去接受的,畢竟孩子的一個動作都能讓你覺得身體不舒適,孩子的一點小動靜都能讓你感覺是大變化,只要你慢慢去接受慢慢去適應孩子的出現,一切就會好起來的。
其實,説到底,孩子和母親都是相互適應和相處的,兩個生命的碰撞本來就是一個很特殊的過程,兩個生命的接近也是一個相吸相斥的經過,只有這個過程能夠和諧融洽,那麼今後媽媽的身體才會更好,而寶寶的適應也會更加順利,這個過程,媽媽的主動性很重要,媽媽的母愛也要發揮出來。
1、把嘔吐噁心看成常態,不能影響心情
有些媽媽在出現懷孕反應後,會很煩躁很想發脾氣,還會覺得孩子給她帶來了苦惱,也會覺得自己真的可能不適合懷孕,還會再和別人比起來,自己的懷孕好辛苦啊,別人輕鬆應對,自己卻是吃不下睡不香,還要每天被折磨。
其實,我們必須要去學習孕前三個月的一些小知識,正確認識這些孕期反應,這樣自己才能輕鬆應對,心理負擔得到釋放後,自己的孕期也會更加輕鬆,同時自己的生活也會變得更加愉快。
2、禁止性生活,和老公達成好協議
孕前三個月是絕對不能進行性生活的,這點必須要牢記。很多小夫妻總是覺得無所謂,就算孕期也必須保持親近甜蜜的生活,總認為只要自己有度就沒事,可是事實不是這樣的,只要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流產,所以必須提起12分的警惕,和老公達成協議,孕前三個月可以換其他方式保持親近。
3、定期檢查問診,保證孩子的健康
孕前三個月媽媽對孩子的感知是很輕的,但是孩子的各方面發育確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他的器官肢體每天都會出現新變化,他的身體和認知每天都有新世界,所以這時候媽媽認識和感知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孕檢,看到孩子的發育,看到孩子的變化,同時也能從醫生那裏認識到孩子有什麼問題,或者説自己需要注意什麼,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3、保證規律作息,儘快適應角色
很多媽媽孕前三個月還是會堅持未懷孕時的作息,還是會熬夜、晚睡晚起,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也不能適應媽媽的角色。所以,新手媽媽還是得努力去改正自己的作息,努力去適應媽媽的角色,還有就是一定不能再把懷孕前的那套生活方式用到現在,一定要以孩子為主,以懷孕的媽媽為主,快速進入角色,快速轉變身份。
4、保證全面的營養,拋棄刺激的食物
孕早期媽媽的身體也很重要,很多新手媽媽其實在孕前都是重口味愛好者,都是挑食偏食的好選手,但是既然懷孕了,就不能再任性隨意了,這時一定要保證營養的攝入,保證全面充足的營養,保證科學健康的飲食,不能挑食,也不能再吃那些刺激的食物了,還是要拋棄那些對身體不好的食物,一定要和辛辣、冰涼説再見,這時必須高度重視起來,養生也必須要真正行動起來。
5、出現小狀況,一定要冷靜
孕前三個月,很多媽媽都很容易出現下腹不適、疼痛,有些可能會陰道分泌一些褐色物體,也可能會流血,但其實這些可能是寶媽吃了一些不該吃的食物引起的,很多寶媽一旦出現這個問題,就開始慌了,就覺得自己可能流產了,情緒激動甚至會不停責怪自己。可是到這個時候,寶媽必須保持冷靜,不要急躁也不要一直責怪自己,一定要到醫院檢查,詢問醫生後再給自己下結論,不然可能會因為你的情緒而真的出現問題。
看一看,其實孕前三個月真的很重要,它關係着孩子的成長,也關係着媽媽的健康,更關係着孩子與媽媽的正確相處,所以,從現在開始,媽媽們,重視起來吧,孕前三個月做足工作,快速轉變進入角色,快速地適應媽媽這個身份,和老公一起努力,為孩子的“起跑線”助力加油,為孩子的成長打氣撐腰。
最後,希望每一位寶媽在懷孕時都能快速去識別察覺自己的變化,快速檢查確認自己懷孕的真實性,之後快速進入角色,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改變自己的生活和飲食,孕育一個健康的孩子。(作者:ds30)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象,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