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氣一通,結石無蹤!一張方子,通膽排結石,請你品味

膽氣一通,結石無蹤!一張方子,通膽排結石,請你品味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病因病機學》、《傷寒論》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我常常説,我寫的文章,獻給和我有緣的人。

誰和我有緣呢?我不知道。也許,這個有緣人,就是此時此刻的你吧。

好。現在,我就給你説一張醫案、一張配伍。我覺得,他會對你有啓發的。

我説的是什麼病呢?説的是常見的膽結石、膽囊炎。

話説有這麼一個男性,年47歲。他其實從十年前開始,就有膽囊炎的毛病,有時候感覺右上腹疼痛,放射到右側肩膀。

十年來,症狀時好時壞。而且,一直以來手腳不温。

膽氣一通,結石無蹤!一張方子,通膽排結石,請你品味

  

後來,就診之前的一週,他和朋友一起吃飯,攝入一點生冷食物。

結果,別人都沒事兒,他回到家之後就不行了,右側脅肋部位疼痛不已,而且腹脹、噯氣、吃不下東西,不停地反酸、伴隨渾身乏力、口乾口苦、尿黃。

他連忙在家人的陪伴下到醫院檢查,B超顯示,是膽囊炎結石合併膽囊炎。

後來,他求中醫治療。為他診治的,恰是我的老師。

我記得,我老師讓我先來診察舌脈。我發現是舌紅苔膩,脈象細澀,於是心下狐疑,問老師説:“他用清熱利濕之法,是不是不妥”?

我老師聽完,眼睛一亮,笑道:“如何不妥?説來聽聽”。

我説,患者素來四肢不温,如今脈象細澀,發病最初又是因為攝入生冷食物,雖然舌紅苔膩,但不見明顯熱象。這和一般的肝膽濕熱藴結之證,似乎有所不同。

我老師點頭笑答:“説得好”。

接着,看我老師給患者寫了一個配伍。方見——

柴胡10克,黃芩10克,枳殼10克,鬱金10克,川楝子10克,雞內金10克,海金沙10克,金錢草30克,太子參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5克。

結果,這患者藥用20劑,諸證悉平,疼痛、腹脹、噯氣、納呆之感消失。

膽氣一通,結石無蹤!一張方子,通膽排結石,請你品味

  

這是怎麼回事啊?我給你講講這背後的來龍去脈吧。

其實啊,説起膽結石、膽囊炎,我相信你腦海當中肯定容易出現一派濕熱之象。比如説,患者喜歡喝酒吃肉吸煙,性格急躁,舌紅苔黃膩等等。濕熱之邪,藴結肝膽,煉液成石,這可以説是膽結石、膽囊炎最常見的病因病機。

不過,也有例外。

你看,我上面提到的這個患者,苔膩而不黃,脈細澀,而非滑數,攝入生冷食物後發作,而非喝酒吃肉,平素則四肢不温、乏力。這似乎和想象中的不一樣。雖然説,他也有口苦口乾、尿黃、舌紅等現象,但是總的來説,並非濕熱交蒸之體。

那麼,他的這個病,到底咋來的呢?

我告訴你,和肝膽氣機內鬱、不得外達有關係。請注意,它最初發病,因為攝入生冷食物。生冷食物,性寒主凝滯。肝膽之氣,以升發為順。而今寒邪襲入,則肝膽之氣為之鬱遏。患者平時乏力、手腳不温,可見肝膽之氣不暢日久,陽氣不得升發。氣機不展,鬱久化火生熱,所以舌紅、尿黃、口苦口乾。肝膽之氣不得疏泄,不通則痛,導致脅肋部位的脹痛、走竄不安。肝膽之氣克犯脾土,則納呆、反酸、噯氣、腹脹。由於氣機不暢,所以脈象細澀。

所以,一切問題的根結,都在於肝膽之氣鬱結。它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而非我們想象中的濕熱之邪。

膽氣一通,結石無蹤!一張方子,通膽排結石,請你品味

  

那怎麼應對呢?我老師用的,其實就是張仲景四逆散化裁。

四逆散,是張仲景在《傷寒論》裏頭記載的配伍,原方藥用甘草、枳實、柴胡和白芍。這是解肝膽氣鬱的經典方。其中柴胡和白芍疏肝膽之氣,枳實行氣,以助升發。炙甘草和中固脾,培土榮木。總的來説,它可以把鬱結的肝膽之氣打開。在此基礎上,我老師用黃芩輔助柴胡疏泄肝膽,用鬱金和川楝子疏肝止痛,用雞內金、海金沙、金錢草來化結石,用太子參健脾,固護中焦脾胃。這就是基本意圖。

可以説,這是一張通膽理氣之方,對肝膽氣鬱、疏泄失常的膽結石、膽囊炎患者比較適合。它的立方思路,有別於傳統的清熱利濕之法。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讀者朋友借鑑和參考。我深知,在當代社會,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計其數,病因病機可謂多種多樣。我的這篇文説,只能將其中一種因素説清楚,可謂杯水車薪。但是,我依然痴痴地希望,我的敍述和解讀,能夠讓一部分患者找到癥結所在,或者説打開一條思路。儘管,我説得可能不夠準確,但是我敢保證,這樣的思路和用藥經驗,源於臨牀,是經得起實踐考驗的。

文中配伍,非專業人士須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借鑑、應用。切切。

好了。關於這個事兒,我就説這麼多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88 字。

轉載請註明: 膽氣一通,結石無蹤!一張方子,通膽排結石,請你品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