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面對“輸不起”的孩子,家長掌握這3招,幫助孩子玻璃心變鑽石心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健康

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想要成功務必先去承受失敗,失敗給孩子會帶來一部分好的經驗,讓他們在以後的路上可以過得比較輕鬆一些。

可是有些孩子會表現出我輸不起的狀態,面對失敗後根本無法再次振作,不斷地否定自己和懷疑自己,家長怎麼做都扶不起他們。

其實孩子擁有輸不起的心理,多半跟家長的教育和關愛有關係。

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與家長之間做比較,比如誰家的孩子考試有名列前茅了,誰家的孩子報了興趣班之後,成績一路直追,名牌大學還保送呢。

卻很少聽見自己的父母向別人炫耀自己多厲害,出於孩子的好勝心,孩子會出現輸不起的心理暗示,增加自己對學習的壓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讓父母以自己為榮。

1.自尊心矇蔽了內心的感受

孩子的自尊心其實會造成他們無法面對競爭失敗。其實在競爭中的孩子,他們的能量是來自於外界的鼓勵。

通過外界對自己友好的評價,使得自己的發揮超於水平外。這樣孩子會從中收穫到一份自信,對自己也變得越來越肯定。

如果這種肯定被打破,在外界的聲音中無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他們就會下意識地接受不了失敗,根本不會服從自己“認輸”的狀態。

2.孩子的無助感成為慣性

當孩子面對一些無可奈何的行為時,他們表現得有點無助,因為想要去改變但是自己的能力又不足。

最後即使自己真的已經盡力了,也沒有達到別人眼中成功的結果,就陷入了習慣性無助的心理循環之中。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要對孩子的付出當作透明,孩子的內心會更加受傷,這種無助感會特別強烈,對自己貼上我不行的標籤,然後採取我不做的方式去逃避。

這種矇蔽內心的行為,其實都在顯示孩子的輸不起心理。

1.徹底放手讓孩子狠狠地經歷挫折

家長不要害怕挫折會導致孩子一蹶不振,相反地要去支持孩子觸碰挫折,只要經歷更多生活的磨難,孩子還會變得越挫越勇。

家長不可能一生都陪伴在孩子左右的,所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江湖,才是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2.讓孩子體會到競爭真正的意義

很多家長對孩子進行結果教育,告訴孩子結果才是最重要的,一切的過程都沒有意義,其實這樣是錯誤的。

孩子參與比賽和參加考試,其實最重要的是過程,在過程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而不是在乎結果,結果其實只是一個成績表。

在進行的過程中經歷的事情,獲得的經驗,受到的教訓,其實這些才是孩子在競爭中獲得的意義所在。

3.正確地教育孩子怎麼應對競爭

在孩子與孩子之間進行競爭時,家長不要給孩子施壓賽前壓力,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是,跟孩子進行深度的溝通,讓孩子在競爭前期變得更加放鬆。

用平時的正常水平表現去競爭,在競爭的過程中要學會享受,享受競爭帶來的快感,還有因為競爭而帶來的樂趣。

1.注意保護好孩子自尊的一面

很多家長不會重視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在外界看着的情況下,也會對孩子實施教育批評。

這樣不僅讓孩子失去本該有的自尊心,還會讓孩子的顏面丟盡,在其他孩子面前根本抬不起頭。

家長應該在回家之後才對孩子教育,幫助孩子消除對這份失敗的恐懼心理,特別是對於好強的孩子,千萬不能在大眾面前教育孩子。

揭露孩子這個那個的缺點,不然的話會讓孩子變得自尊心受損。

2.找些方法鍛鍊孩子的抗挫能力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應該做起甩手枴杖的角色,放給孩子一份自由去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當孩子最後真的解決不了時,家長才伸出援手幫助孩子解決。這樣孩子在以後的生活就變得有經驗,也可以提升孩子的那份自信心和抗挫力。

3.家長不要控制孩子宣泄情緒的行為

對於消極的情緒一定要找到正確的出口來宣泄,不然一直累積就會變成一種負能量,嚴重一定還會導致心理疾病。

家長不要擔心孩子的情緒過於嚴重,應該坦然面對孩子的每一次經歷。

育兒問題洛芸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芸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