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實用中醫風濕病學》、《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入夏以來,我後台上提問的人明顯增多。這裏面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
其中,有一位出生在北方,後來工作在南方的朋友問我,自從入夏以來,他的雙腿、雙臂,動不動就會感覺到一陣陣發麻、沉重,似乎是抬不動、不利索,總是感覺沒力氣,關節痠痛痠痛的。他問我,這種情況,怎麼辦才好。
我追問了一句話,這就是,食慾如何?
患者説,很一般,不怎麼愛吃飯。和從前在北方時候相比,身體要瘦不少。
我讓他在光線自然的地方,以不同角度,拍幾張舌象的照片。我看了一下,發現舌苔白膩。
我給他一個建議。這就是——
準備中藥蒼朮、薏苡仁、羌活、獨活各5克。把薏苡仁研碎成粗末,其它中藥材切成小碎塊。把它們同時放入茶杯裏頭,倒入剛燒開的沸水,把蓋子蓋緊。悶泡大概15到20分鐘之後,再來飲用。一邊喝,一邊加開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服用一劑。
我囑咐,這段時間裏,必須少碰水,尤其是冷水。
這位讀者一聽,犯了難。他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決定了他必須得接觸水(和水產養殖相關)。我説,想要好病,必須這樣,否則吃什麼靈丹妙藥都不行。
結果怎麼樣?我不得而知。但是我有信心——如果他能聽我的話,調治期間儘量少接觸潮濕環境,那最後的結果應該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現在,我想把這個茶方背後的道理,詳細地給你説一説。
其實,他的這個問題,在中醫裏頭看,早就有記載。
所謂着痹,也叫作濕痹。它指的是肢體感受濕邪,或濕邪夾雜風、寒、熱等邪氣,侵襲肌肉、筋骨、關節,導致的痠痛、重濁、腫脹、發木、屈伸不利等一系列症狀。正如《素問·痹論》所説:“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濕氣勝者為着痹”。就是説,患者的主要致病邪氣,就是濕邪。
濕邪哪裏來?一是環境。眼下正值盛夏,濕邪是比較重的。尤其是我國南方地區。上文的這個患者,本身是北方人,到南方工作,肯定是不耐濕邪,故而濕邪侵入四肢。同時。濕邪也可能源於脾胃。或脾胃素來虛弱,脾虛運化失常,導致濕邪內藴,或外襲的濕邪日久困脾,使得脾虛濕藴。上文的患者,舌苔白膩,食慾不佳,身體消瘦明顯,考慮脾虛濕藴。
這個時候的患者,四肢往往就感覺到沉重、麻木、甚至腫脹、痠痛、屈伸不利。那股難受勁兒,需要認真仔細地後動活動,才能好。
這個時候怎麼辦啊?我覺得,蒼朮、薏苡仁、羌活、獨活的配伍,是合適的。
其中的蒼朮,能燥濕健脾助運化,薏苡仁可以健脾利濕。同時,蒼朮和薏苡仁,又都有一定的止痹痛的作用。羌活和獨活,一個性偏上,一個性偏下,恰好清利全身四肢的風寒濕邪。因此,四味藥配伍,蒼朮和薏苡仁主要負責化濕利濕,羌活和獨活主要負責祛風散寒、止痛除濕。他們配合起來 ,對這種病是比較恰當的。
我把這小方法寫出來,供我的讀者借鑑、參考。要想應用的話,務必在專業中醫師或中藥師的辯證指導下進行。脾腎陽虛、氣血虛弱者,用這個配伍,就不恰當。
另外,我想請讀者朋友對濕邪所致的筋骨、四肢不適症狀,有清醒的認識。一旦出了問題,要明白來龍去脈。如果人人都能懂一點中醫的病因病機,那最後在調養疾病的時候,會少走很多的彎路,多走很多的捷徑。
好了。就説這麼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