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別再誇孩子漂亮了,這可能會毀了他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健康

是啊,鼓勵孩子你可以的,鼓勵孩子你做到了,一步一步建立自信心,再一步一步地完成夢想,這是多少父母費盡心思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

但是,如果對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一味的誇獎和讚揚,那就很有可能會“毀”了他。

誇讚講究技巧,只有誇到點子上了,才能真正起到鼓勵式教育的作用。

真正出色的父母,並不經常對孩子説

“你真棒”或“你好聰明”

在家裏,每天總有娃爸和娃奶奶的立體環繞聲:“你真棒”,“你好聰明”,“你真漂亮”等等。

之前在網上看到網友戲謔自家老人,孩子吃個飯,奶奶都要誇。

不禁感慨,長輩們竟然都是同一款!

可是,總是誇孩子好麼?

我們誇孩子最初的動機是希望孩子能夠自信,並且可以發展出一個健康的自我和人格特質。

但研究表明,過多的、不具體的和誇大的讚美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Caro Dweck)説,有些孩子在過多的誇獎中形成了“刻板的(固定的)思維模式”。

德韋克解釋:

“有這種刻板思維模式的學生相信,他們的智力和天分是一種固定的性格特徵。那麼這些孩子就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保持聰明,讓自己不要做出什麼愚蠢荒唐的事。”

思維僵化的孩子通常害怕冒險或嘗試新事物,因為他們害怕看起來“愚蠢”並失去其特殊才能的地位。

總被誇“聰明”,可能會變笨

總被誇“漂亮”,會誤導價值觀

有的孩子考不好,家長也常説,“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努力。”

這其實是一種捧殺行為,父母總説孩子聰明,他會真的以為自己天分很高不需要努力了。

還有的孩子總是被誇聰明,有時候往往會害怕努力,因為如果努力了也沒有取得好成績,那豈不是要笑死人了。

有些家長還會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説自己家寶貝多聰明,誰家孩子多笨。

這樣誇獎會讓孩子誤以為他是最棒的,一旦被別人超越了內心的挫敗感就會很強烈。

另外,誇孩子漂亮也是不可取的。

作家畢淑敏在她的隨筆《請為你的誇獎道歉》中寫過這麼一件事:

她的朋友去一位教授家中做客,見到教授5歲的小女兒。

小女孩很漂亮也很有禮貌,在收下禮物的同時不忘道謝。

她朋友誇獎小孩:“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而教授卻嚴肅地要求朋友道歉,教授表示朋友因為女兒的漂亮而誇獎她。

而漂亮這件事,是由父母的先天基因決定的,與女兒個人沒什麼關係。

朋友最終道歉,教授也告訴她其實可以誇獎孩子的微笑和有禮貌,因為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現實中我們也總是喜歡誇孩子好看和漂亮,其實漂不漂亮不是小孩自己決定的。

我們總是這樣誇,孩子興許會誤導漂亮是他的本錢,是他比別人優越的地方,可實際上,學識、氣質、涵養等內在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誇獎過於氾濫,效果被稀釋

甚至會讓孩子內心衝突

有一種家長,無論孩子做什麼,都會脱口而出:“哇,寶寶可以自己吃飯了,真了不起!”“寶寶可以自己完成拼圖了,好厲害!”

一次兩次可以,但是如果任何事情都脱口而出誇讚的話,誇讚的作用就會被稀釋。

Kamii (1984)指出:

如同其它的獎品一樣,誇獎有可能剝奪孩子學習評斷自己表現的機會,因為孩子若一直在別人的褒獎中長大,久而久之,他對大人的評價,便養成很深的依賴,而不能好好享受自己完成某件工作上的成就感。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更在意別人的評價,當他接觸外界,發現獲得的認可較少的話,就會有很大的挫敗感,甚至會陷入自我否定。

有的孩子甚至會懷疑父母的誇讚:我明明做的不好,為什麼媽媽總説我棒?到底是棒還是不棒?

不過既然媽媽都説了,應該是棒的,可潛意識裏,她還是不相信自己很棒,這樣的話他就面臨一個衝突的內心,無法真正自信起來。

我們要記住:由內而外衍生的成就感,才是對孩子應得的最佳獎勵,而不是在孩子之外的、來自大人的誇獎和讚許。

正確誇獎孩子,引導健康成長

在平時的生活中,拋去那些不走心甚至是敷衍的誇獎,時刻提醒自己要好好誇,好好引導孩子。

第一,你要真心誇獎孩子。

比如,當孩子完成了一件自己很驕傲的事情,你不要連看都還沒看就説你好棒。

你得去欣賞他做的事情或者完成的東西,然後給出評價,或者更好的建議。

第二,在誇獎孩子的時候,要明確表揚對象,具體一些。

當小明用積木搭建完一個堡壘的時候,大人最好不要只是説:“哇,你真厲害!”或者“你搭建的房子真漂亮”,而是明確你要讚揚的對象,比如讚揚他的設計,“小明,你的設計好特別,能給我講講你這樣搭建的理由嗎?”

或者表揚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付出的努力:“我注意到你好認真,花了好長時間而且非常專心把這個房子搭建好。”

至於這個房子漂不漂亮,其實你沒有必要一定做出評價,因為你的評價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創作空間。

再比如當孩子獲得好成績的時候,以下兩位媽媽的稱讚方式,您認為哪一種更鼓勵孩子呢?

方式一:分數不錯,寶貝你真棒!方式二:你考得真好,你一定很努力吧,繼續加油哦!

總是用方式一誇讚,孩子會習慣性選擇簡單的任務完成,獲得肯定,而不再去進行挑戰。

方式二的誇讚雖然僅僅多了寥寥數語,卻讓人相信只要努力,還會有更大的突破。

比如當寶寶吃飯很乖的時候,我們往往喜歡説“哇,寶寶好厲害啊!”

這時候不妨多加點描述,比如“你把飯飯都吃完了,一點都沒有剩下,做的不錯!”

第三,你可以多表揚過程,少表揚結果,肯定孩子的付出、耐心和堅持。

如果孩子一件事情沒有完成,很有挑戰性,但是他還是在苦思冥想,一次次嘗試。

你要看得到這種付出,以及他在做這件事時候的耐心和堅持。

你可以誇獎他:儘管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我為你感到驕傲。

第四,你在誇獎孩子的時候,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

孩子應該學會跟自己進行比較,所以在誇獎的時候,不妨在言語上做些引導,比如:

“寶寶可以自己吃飯了,不用媽咪餵了呢,媽咪放鬆很多!”

“寶貝可以自己把故事完整講述下來了呢,進步好多啊,待會兒要不要去奶奶家講給她聽啊?”

......

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運用鼓勵,科學地誇獎孩子呢?

《正面管教》這本書教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鼓勵的技巧。

第一、在合適的時機給予或接受鼓勵。尤其是在衝突發生的時刻,大人和孩子可能都會感到太憤怒而不能給予或接受鼓勵。

第二、鼓勵基於相互尊重的基礎。

第三、父母要以改善而非完美為目標,承認孩子的進步,會鼓舞孩子,激勵孩子繼續努力。

第五、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比如擾亂課堂紀律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