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帶孩子過馬路的方式,或將決定孩子今後的人生,父母要重視規矩

俗話説,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不想養個熊孩子,一定要給孩子趁早樹立規則意識,但是如何讓“規則”二字入腦入心,很讓家長們頭疼。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不管教的父母。從小不給孩子立規矩,長大後,社會一定會教他什麼是規矩。

案例:

一次在路上,看到一個母親拉着大約5歲兒子的手,準備橫穿馬路,兒子阻止了母親:“媽媽,老師説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邊説邊拉着母親往斑馬線的方向走,沒想到母親竟然生氣地甩開兒子的手:“斑馬線那麼遠,要走你自己走,這又沒車,怕什麼?”説完,兒子被母親的話唬得一愣一愣,只好乖乖跟着母親走。

本來一個很懂得規矩意識的孩子,卻被母親“毀掉了”,這樣的僥倖心理帶來了暫時的方便,殊不知看似節約了這幾分鐘路程,卻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繞道更遠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從小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有多重要?

1、讓孩子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父母愛孩子,更應理智與寬存,為兒女們在“不能”和“可以”之間劃一條清楚的界限,使孩子的行為有章可循。

2、有規矩的孩子更討人喜歡

不守規矩也許一時半會不會受到懲罰,但一直恪守規矩可以保證你安安穩穩,會遠比沒有懂規矩的孩子討人喜歡。相反,在家沒大沒小,出言不遜,不講規矩,一定是不得長輩喜歡的。

3、有規矩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羣體

從某種程度上説,不講規矩的人比講規矩的人更快獲取到資源。比如,孩子們正有序地排隊玩滑滑梯,突然有個小朋友插隊到第一個,導致大家玩滑滑梯的時間變得更長,這個孩子一定會被“羣起攻之”,就是因為他不守規矩。

因此,家長一定要從小給孩子樹立規矩意識。

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合適?

2歲以前,孩子還沒有規則意識,且缺乏理解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通常是家長説什麼就是什麼,這個時候家長不用急着給孩子立規矩。

2 歲以後,孩子有了簡單的是非觀,開始進入規則敏感期。家長們要更注意給他立規矩,培養他的規則意識,為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作準備。

立規矩也是講究有效期的,知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曾提出:6 歲之前一定要給孩子立好規矩,6歲以後再立規矩,就晚了。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1、父母要建立起權威

權威不是專制,要讓孩子明白,你的立場和觀點是具有分量的,有一些底線他是不能打破的。一旦制定好規矩,家長就不能隨意妥協。

2、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樣

要想給孩子立規矩,家長自己要先遵守規矩,做好孩子的榜樣。

3、不要頻繁改動規矩

規矩定好,就不要隨意變動,全家成員都要一起執行。比如,要是規定孩子每天只能看 20 分鐘動畫片,那就不能今天看 20 分鐘,明天看幾個小時。

4、重複跟孩子講規矩

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時要有足夠的耐心,把規矩簡單明瞭化,因為孩子的記憶有限,不能把全部的話記住。讓寶寶在試錯中學習,循序漸進地建立規矩。

5、家長與孩子一起建立規矩

隨着孩子的年齡增長,理解力和自主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規矩,共同遵守。

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6 字。

轉載請註明: 你帶孩子過馬路的方式,或將決定孩子今後的人生,父母要重視規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