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結婚很久才生了孩子,夫妻二人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一次,夫妻二人要出門辦事,家裏孩子雖然大了,但是不會做飯,怎麼辦呢?夫妻就做一個大餅,中間掏空,套在孩子脖子上,這樣他不用怎麼動就可以吃到飯了。
夫妻二人放心地出門了,回來後,發現孩子餓死了。原來他吃完了前面的,懶得轉一下,所以沒吃到後面的,就餓死了。這個故事雖然有些極端,但是也告訴我們,孩子過於依賴父母,是百害無一利的。
在生活中如此,在學習上也是一樣的。這點很多小學家長應該深有體會,輔導孩子做作業,“媽媽幫我念一下題目”,“媽媽我不會做,幫我講一件”這些孩子們經常掛在口頭。
並且孩子學習往往得爸爸或者媽媽坐在旁邊監督,否則一會玩玩鉛筆一會找找橡皮,這種習慣性的依賴,不僅家長上火,更影響孩子以後學習習慣的形成。我們今天就看看孩子學習依賴父母這個問題。
孩子依賴心形成的原因
1)父母大包大攬
有過這樣一個新聞,孩子成績特別優秀,高中上了名校,但是是寄宿制的,後來因為難以忍受住宿環境,不得不換學校。孩子説覺得宿舍環境很髒,很不舒服。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孩子的媽媽很能幹、很乾淨,家裏一塵不染,孩子衣服每天換洗,結果孩子到了學校宿舍後,適應不了那個環境。
從這個新聞看到,父母樣樣替孩子做好,並不是一件好事。父母管得越多,孩子想要探索的機會就越少,慢慢他們就失去了去體驗的興趣。
2)父母教養方式不當
父母覺得有些事情孩子長大自然就會了,沒必要一本正經地去教。或者過於擔心,不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這個也擔心那個也危險,孩子不停地被限制,導致孩子束手束腳,慢慢扼殺了孩子主動探索、思考的能力。
又或者等到孩子自己做時,指責孩子做不好,孩子害怕父母指責,打擊了積極性,逐漸放棄思考。
3)孩子逐漸形成依賴慣性
依賴慣性,理論上講就是“路徑依賴”,這個觀點由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斯提出,
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還是“壞”)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
以此來看,孩子的依賴習慣一旦形成,對孩子今後的影響是十分大的。一個思維懶散、行為懶惰的孩子,很難獲得大的發展。
如何克服“依賴心”,提高孩子主動性
1)做一個“懶”父母
遇到問題,父母要懶一點,切莫事事包辦,父母是孩子的陪伴,但是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從兩歲開始,父母應該逐漸幫助孩子學會吃飯、穿衣、收拾玩具等等。
孩子從笨手笨腳到有模有樣,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因此父母要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孩子自己可以做主的事情,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安排,形成孩子對自己事務的規劃意識。
2)從思想上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小的時候,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興趣,並且他們喜歡模仿,比如大人拖地,他們也搶着要拖地;大人洗碗,他們也要參與……,這些都是孩子自主意識的體現,這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好時期。
父母要注意的是,雖然孩子做得不好,但不要為此就不讓孩子參與,而是應該鼓勵他、耐心地教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遇到家裏發生的情況,比如停電、停水、迷路等問題,父母可以藉此教孩子如何求助、去找哪些部門。
3)耐心教導,鼓勵嘗試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説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面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父母直接給出答案的做法,看似省事,但是卻限制了孩子自己去思考的能力。
父母應該是鼓勵他們自己思考,逐步引導,幫助他們去尋求自己的答案。另外,父母教導孩子其實也是挑戰自己的一個過程,我們要不斷忍住想要幫孩子做的衝動,一時的妥協,只會帶來長久的依賴。
俄羅斯作家切爾尼切夫斯基説:“該讓每個人竭力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依賴任何人,無論他怎樣愛這個人,怎樣相信他。”
孩子成長有無限種可能性,父母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才能為他們將來解決問題建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