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週臨近,相信很多人已經在制訂出遊計劃了。不過,“十一”出遊前,學一招急救知識很有必要,那就是心肺復甦。
急救專家表示,心肺復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心肺復甦能夠搶救生命。如果患者心跳、呼吸驟停,這種情況下需要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大量的研究資料顯示,如果能夠在4分鐘以內實施有效的心肺復甦,那麼患者的生命挽救成活率能夠超過50%。在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急性中毒、溺水、觸電、心臟病等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跳和呼吸驟然停止的患者,此時對其呼吸與循環系統進行的急救就是心肺復甦。既然心肺復甦這麼重要,那麼心肺復甦的操作步驟是怎樣的呢?
據急救專家介紹,首先要檢查患者是否還存在知覺。如患者已失去知覺,又呈俯卧位,則應小心地將其翻轉過來,使患者頭向後仰,以防止因舌根後墜堵塞喉部影響呼吸。若患者確已無呼吸,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在進行人工呼吸時,若看到患者的胸、腹隨之起伏,證明肺部已經通氣。此時,救護者可將一手放在患者額頭上,使其維持頭部後仰的姿勢,另一手的指尖要輕摸位於氣管或喉兩側的頸動脈血管,細心感覺有無脈搏跳動。如果摸到頸動脈有跳動,則説明心跳恢復,搶救成功。如果沒有摸到頸動脈的跳動,説明心跳尚未恢復,需立即做胸外心臟按壓。即患者呈仰卧姿勢,救護者右手掌置於患者胸前的胸骨上,左手壓在右手上,兩肘伸直,有節律地垂直用力下壓患者的胸骨,速度保持在每分鐘100下到120下。 救護者跪於患者胸部左側施壓,這點很重要,因為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需要交替進行。每按壓30次,吹氣兩次為一個循環,每5個循環檢查一次患者意識、動脈搏動和呼吸,直到醫護人員到場。當救護者進行一段時間的胸外心臟按壓後感到疲憊,應及時換人繼續進行並確保按壓力度和深度。
急救專家表示,雖然心臟驟停不可預料,但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預防,如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營養過剩或者營養不良;冬天外出時應注意保暖,以免着涼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夏日適量飲水,以免大量出汗血液濃縮誘發心腦血管事件;適度減壓,保持情緒穩定和心理平衡,減少冠心病急性發作的誘因等。
來源:汴梁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