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於嬰幼兒階段時,絕大部分的哭鬧都是生理方面的需求,比如説:餓了、渴了、或者是其他的生理需求,父母一定要及時去滿足。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逐漸就發現哭鬧是一種很好用的方法,只要用了父母就會妥協,就開始頻繁使用這個作為威脅父母妥協的武器。
如果孩子開始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用哭鬧威脅父母的時候,那表明是該給孩子樹立規矩的時候到了,如果父母習慣妥協,這種情緒化的行為,沒有及時得到引導和糾正,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性格養成,讓孩子變得自私、任性、情緒化。如果孩子脾氣大、情緒暴躁,父母可以嘗試這3個方法,去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表達情緒。
1、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在家裏或者學校裏,如果經常隨意亂髮脾氣,情緒暴躁,這很有可能是孩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小的時候家裏人如果沒有教過孩子如何去表達情緒,孩子長大之後,就很難做到管理自己的情緒。當孩子遇到不開心、或者壓力較大的事情的時候,就很容易發脾氣。
發脾氣只會讓問題更加複雜,起不到解決問題的效果,父母要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到合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先找個地方冷靜一下,不要做任何決定,也不要跟任何人再溝通,等情緒恢復了,再去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比如説溝通,這個需要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去培養。也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或者是活動,來及時轉移注意力,例如樂器、書籍、遊戲、運動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不要針鋒相對,多給孩子一些耐心。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這就需要父母多瞭解孩子,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法去跟孩子溝通,千萬不要用訓斥,或者是其他針鋒相對的方法來管教,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去觀察和分析孩子哭鬧的原因,耐心地去回應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必要的安慰,共情孩子的感受。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這種潛在的自制力,需要父母用耐心去培養,當孩子情緒很激烈的時候,不要去強制孩子服從,先去解決情緒,然後再考慮問題,用耐心讓孩子明白家長的底線,慢慢地,孩子就學會了遵守規則,放棄哭鬧這種方法。
3、父母先控制好情緒,給孩子做出榜樣。
情緒暴躁的父母,教不出温和的孩子,只有父母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出榜樣,孩子才更容易變得懂事起來。當孩子因為某件事而哭鬧的時候,父母要做的是自己首先能保持淡定、平和,不去評判孩子的對錯,先去接納孩子的情緒,當父母淡定下來了,孩子也更容易平復情緒。
等孩子的情緒逐漸平靜之後,就要跟孩子好好進行溝通,對於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要堅定地拒絕,但是要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拒絕,下次如何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孩子在十歲之前往往都比較依賴父母,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不妨去抱抱孩子,輕輕撫摸他,這會讓孩子感到被關愛。
跟孩子溝通時,要保持堅定而平和的語氣,這樣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也能向孩子表明自己的不妥協的態度,讓孩子明白,你接受他的情緒,也很理解他此刻難過的心情,因為你愛他,但是不會因為這種哭鬧做出妥協,讓孩子明白家長的底線,以後就能夠避免再有類似的行為了。
教育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修行,孩子的情緒、脾氣也是在所難免,要教會孩子表達情緒,多一點温柔、寬容和耐心,孩子內心會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