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生之中孩子與母親的9次分離,一次比一次難捨,為人母方知不易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健康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相聚、離別中度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緣分,終究會是一場悲傷的離別。尤其是媽媽與孩子之間,本是血肉相連,然後在一場場分離中漸行漸遠,直到最後的永別。

第一次:寶寶出生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孩子從母體分離,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一刻,媽媽是最為幸福的,家人也充滿着歡聲笑語。相信,這是最幸福的一場離開了。

第二次:寶寶會走路

孩子可以獨立的自己走路,磕磕絆絆、咿呀學語,他/她開始有了自己的腳步。寶寶掙脱媽媽的懷抱,寶寶會逐漸地越走越遠,媽媽跟在寶寶後面,需要加快步伐。

第三次:上幼兒園

孩子上幼兒園,他要開始學會和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朝夕相處,要學會團結、友愛、面對衝突,離開父母的懷抱。媽媽第一次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看着孩子好奇又興奮的背影,媽媽轉身就泣不成聲。

第四次:上小學

孩子上了小學,也慢慢地有了穩定的朋友和交際圈子,在很多事情上開始有了獨立的思想,不再那麼聽媽媽的話了,孩子更喜歡和新的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媽媽不再是自己唯一信任的夥伴。。這一次,媽媽與孩子上的分離,更多的是思想上的。

第五次:青春叛逆期

為了孩子好,媽媽們總是苦口婆心,只是,此時的孩子已經身處青春期,開始變得叛逆。面對叛逆的孩子,媽媽們的情緒也難以平靜,母子爭執是常有的事情。

孩子不願意面對嘮叨、不理解自己的母親,就會想各種辦法去逃離。其實,這時候的媽媽,是傷心的吧!

第六次:上大學

上大學,也就是孩子開始成為基本上要自我獨立的“社會人”,要開始獨立面對社會,要學會精神上的自我成長。去到陌生城市的他們,就如出了籠子的鳥,飛一般的逃離。孩子可能要幾個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每一次,媽媽都是滿心歡喜的,準備好一桌孩子愛吃的飯菜。沒過幾天孩子要走的時候,媽媽又默不作聲的為孩子準備好行李。媽媽欣慰又擔心地目送列車越來越遠,久久不願離開。

第七次:畢業開始工作

學業結束,孩子背上自己的行囊,滿懷抱負,希望用自己的才能,闖出一片新的天地。為了自己的夢想,或許,他們會遠走他鄉。

此時的媽媽,一邊想用眼神留住孩子,一邊又擔心自己的私心,會妨礙孩子的前程。媽媽,逐漸成為最糾結的人。

第八次:孩子步入婚姻

結婚,兩個人組成一個新的小家庭,開始了完全獨立的生活,只是偶爾去陪伴一下父母。

第九次:最終的別離

終究有那麼一天,媽媽和孩子這一世的緣分到了盡頭,一座小小的墳壟把他們分隔開來,媽媽在裏頭,孩子在外頭,此生再無相見的可能。

與其説孩子離開了媽媽,不如説媽媽離開了孩子。這一次離開,便是永遠,孩子再也沒有媽媽了。而這最後一次的離開,其實是誰都不願接受的,卻是必然會發生的。

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每一次的離開,孩子得以每一次成長,請多多珍惜用盡自己一生的體力、能力、智慧陪伴我們,幫我們成長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