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振林:這些“骨質疏鬆”的誤區是時候該澄清了!

章振林:這些“骨質疏鬆”的誤區是時候該澄清了!
圖説:章振林  院方供圖(下同)

“骨質疏鬆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但骨折後骨質疏鬆的檢測率卻非常低,手術做完了似乎也就完事了,根本沒有查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骨折。還有更多的中老年人,往往是骨折很嚴重了才來看骨質疏鬆門診。”今天是世界骨質疏鬆日,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主任委員、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質疏鬆和骨病專科主任章振林説,我國的民眾對骨質疏鬆的認知率、就診率、治療率都亟待提高,為此,世界骨質疏鬆日創辦22年來,首次發佈了中國主題——“強健骨骼,遠離骨折”。

2年前,國家衞健委首次發佈了首個骨質疏鬆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羣骨質疏鬆患病率為19.2%,65歲以上人羣達到32%,其中男性為10.7%,女性高達51.6%。在骨質疏鬆人羣中,50歲以上的接受過骨密度檢測的比例只有3.7%。“有關骨質疏鬆的認識誤區有很多,有些甚至流傳了幾十年,亟需被糾正。”章振林説。

骨質疏鬆不能放任不管

中老年女性中骨質疏鬆的患病率很高,尤其是更年期後,因為雌激素的變化,女性更容易骨質疏鬆。但是,很多人覺得骨質疏鬆症是隨着年齡增大而出現的自然現象,是不礙事的小病,甚至不願意接受治療。章振林指出,這種錯誤的認識一定要糾正過來。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全球每3秒就會發生一起因骨質疏鬆症導致的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殘最常見的原因。約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會在50歲後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髖部骨折患者會在骨折後的6個月內死亡。在我國,大量人羣處於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危險之中。只有及時通過藥物干預及生活方式改變來治療骨質疏鬆症,才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

章振林:這些“骨質疏鬆”的誤區是時候該澄清了!
得了骨質疏鬆症補鈣還不夠

很多人以為,骨質疏鬆症是缺鈣所致,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或鈣劑就能治好骨質疏鬆症。實際上,骨質疏鬆症患者若單純補鈣,能被吸收的鈣量很少,不能完全補充人體流失的鈣。首先,鈣被人體攝入後,需要維生素D的輔助才能被轉運和吸收,必須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才能達到更好的補鈣效果。其次,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雖然可以延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但在治療骨質疏鬆症時,鈣劑和維生素D僅僅是骨健康基本補充劑,還需要與其他抗骨質疏鬆症的藥物聯合使用,才能達到提高骨密度、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的功效。

很多人認為,喝骨頭湯能補鈣,對強健骨骼有好處,但事實並非如此。章振林説,骨頭湯中的鈣含量很低。另一方面,骨頭湯裏含大量飽和脂肪酸,過多飲用對老年人的健康不利。其實,補鈣效果最好的食物是牛奶,平均每100mL牛奶含鈣100mg,若每天喝500mL牛奶,就能補充500mg鈣。此外,酸奶、豆製品、海鮮等食物的含鈣量也較高。

骨質疏鬆症患者更要運動

一些骨質疏鬆症患者聽説這種病容易發生骨折,平時不敢多活動,更不敢進行體育鍛煉。其實,這種做法欠妥。要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持續不斷的運動刺激,缺乏運動會造成骨量丟失,運動對於防治骨質疏鬆症十分必要。長期卧牀或靜坐會加速骨量丟失,導致惡性循環。預防骨折的關鍵在於防護,防止意外跌倒。即便行動不便,也應該由家人陪護,推着輪椅去曬曬太陽,活動一下肢體。

年輕人也要防治骨質疏鬆症

除絕經後女性及中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羣外,不良飲食習慣(如酗酒、咖啡因攝入過多等)也會加速骨質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章振林説,骨質疏鬆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中青年人也應引起足夠重視。人體骨骼的形成和破壞是一個 “動態”的過程,人體在不停製造新的骨組織的同時,也會不斷分解和代謝舊的骨組織。通常在35歲前後,人體骨量達到峯值。此後隨着年齡增長,骨量開始流失,且不可逆轉。若不及時儲備骨量、補充鈣質,骨骼質量就會變差,進而引發骨質疏鬆症以及骨折等一系列問題。

骨質疏鬆症的診治誤區非常多,這些大部分是老百姓們口口相傳或者自己上網查詢。殊不知,離開骨質疏鬆專科醫生的指導,這種“自導自演”的治療不僅收效甚微, 而且是危險的,會耽誤自己的病情。為此,章振林、夏維波、陳林合著的《健骨強身,遠離骨質疏鬆》科普書籍,並於今天首發。他表示,如果通過自查發現自己屬於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羣,或已經發生了骨質疏鬆症,一定要找到骨質疏鬆專科醫生幫助您制訂詳細的診治方案,並且遵從醫囑,規律隨訪。

此外,章振林介紹,接下來還將舉辦一系列的科普活動,以提高民眾對骨質疏鬆的知曉率。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0 字。

轉載請註明: 章振林:這些“骨質疏鬆”的誤區是時候該澄清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