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味藥,甩乾濕氣!健脾+治肺,讓痰濕無處生,無處藏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藏象學》、《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好多年前,我隨老師在農村工作的時候,遇上一個老爺子。
這個老爺子,當時能有70來歲了。當時,他四肢硬朗,頭腦清楚,唯一的不好,就是氣管。
據他的兒子説,老爺子早年就有慢性支氣管炎。這幾年,彷彿加重了,咳嗽起來沒完,而且痰特別多,半天就能裝滿痰盂。
光這些還沒完。現在,他老人家還常常感覺心悸、心慌,氣短,好像心臟也跟着不好了。
老爺子本來就不怎麼愛吃飯。這幾天,食慾更不好了。
當時我老師看,發現患者脈細滑,苔白膩。
我老師想了想,跟我説:“所裏的薏米和茯苓,還多不多”?
我説,多啊,上次運來那些一直沒怎麼用。
我老師立刻就有了主意,讓患者的家人隨我們去所裏一趟,拿東西。
拿的啥?就是薏苡仁和茯苓。
當時,我老師囑咐,用這個薏苡仁60克,配茯苓50克,以及糯米100克。把這茯苓給打碎,然後裝入砂鍋內,加水300毫升左右,煎煮到100到150毫升,這個時候把藥汁取出來。薏苡仁和糯米加水500毫升,武火煮成稀粥。粥快好了,加入茯苓藥汁。再煮開2到3沸就可以了。薏苡仁用之前得先用水泡。
家人問,這能止咳嗎?
我老師沒多説什麼,告訴他們,這是能利濕除痰的。他們就像洗衣機的甩幹桶一樣,能身體裏的痰濕、濕氣給甩幹、甩出去。你們老爺子的問題,在於痰濕藴阻脾肺,再不清一清,就真不好弄了。
結果,大概一個多月之後吧,我和老師出門時看見了這個老爺子。他高興地告訴我們,現在喘氣勻淨多了,咳嗽緩解不少,痰也少了。我老師還專門看了看他的舌苔,果然膩苔有些減輕。
後來,我也把這招學會了。但是我用這兩味藥,量不會太大,頂多到30克。米用50克就行。
這裏頭的道理,很簡單。
你看啊,這老爺子,有多年的支氣管炎病史。你記住,這個肺病啊,早晚會影響到我們的脾。
為啥這麼説?我們的肺,屬金。脾,屬土。本來,土能生金,脾為母髒,肺為子髒。現在,肺氣不好了,就會“子盜母氣”,直接影響到脾。也就是説,肺對津液的輸布功能減退,影響到脾對津液的輸布、運化。於是,脾虛,痰濕內積。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存痰之器。痰濕內積之後,上藴於肺,使得患者更加咳嗽、痰多。
這一切,在老爺子的身上,可以説體現得特別明顯。他脈象細而滑,説明脾虛有濕。食慾不振,更是脾虛之兆。舌苔白膩,説明痰濕內藴。多年的支氣管炎,影響到他的脾。而接下來,脾濕上藴於肺,所以他成天咳嗽,痰多,短短時間內可以裝滿痰盂。至於説心慌、心悸,氣短,則是痰濕阻遏心氣所致,有一點水濕之氣上凌於心的傾向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當務之急,就是把生於脾,藴於肺的痰濕之邪弄出去,越快越好。
怎麼弄啊?薏苡仁配上茯苓,是不錯的選擇。薏苡仁可以健脾利濕,茯苓同樣能健脾利濕,還可以養心安神。兩味藥配合,令脾氣健運而濕邪無生,這就斷了痰濕之邪的老巢和退路,令它們無處生,無處躲。而且,這兩味藥都是藥食兩用之品,相對安全。
當然了,這個辦法,是針對患者的自我調養之法。它確實是一個慢功夫。而且,它要求我們辯證得準確。如果你不是因為痰濕,而是因為陰虛而燥咳,那再用這個利濕的辦法,就徹底壞了。你記住了,這是一個針對脾肺兩虛、痰濕內藴之體的辦法。
其實,在我的筆記本里,這樣的方法還有很多。我把這些東西陸續拿出來,給讀者們看,不指望大家感謝我什麼。我的希望就是,大家能對‘’中醫藥多一點了解,對病因病機多一點了解,對中醫的科學辯證,多一點 瞭解。試想,如果瞭解中醫的人越來越多了,那中醫的復興,還會遠嗎?
好了,就説這麼多。歡迎關注“微門診”,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