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3歲之前,是他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在這個時候,父母最擔心的,應該就是孩子“發育遲緩”。
很多孩子在某個年齡段的時候,會能走能跑,但自己的孩子就是遲遲學不會。別的孩子在這個年紀都會做很多事情,但自己的孩子,依舊什麼都不會。
想必如果這樣的狀況出現在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那帶給我們的,將是多麼大的打擊。
很多父母不敢想象,也不能夠去想象,到底這些擁有“發育遲緩”的孩子的家庭,他們會過怎樣的生活?
3歲發現,6歲才確診,黃金般的三年,父母是經歷了什麼?
1、早產的小寶,3歲多被診斷出“智力發育遲緩”
小寶是一個早產兒,出生的時候才4斤多。醫生當時就跟小寶媽説,孩子將來的發育,可能會比其他的孩子慢一些。
最開始,小寶媽也沒有在意,畢竟是個“早產兒”,發育慢一些也可以理解。
一轉眼,小寶已經長到了三歲多了。小寶爸小寶媽也覺得,好像孩子的發育,是慢了些。
於是在這時候,他們夫妻倆終於帶孩子上醫院做了檢查了。當時醫生就説,孩子的這種現象,是屬於腦萎縮,可能還活不了幾年了。
醫生這話一説出來,夫妻倆就懵了。孩子好端端的,怎麼就腦萎縮,怎麼還活不了幾年了呢?於是,他們再一次去到了當地的另一家醫院做了檢查,診斷結果,“智力發育遲緩”。
但小寶媽也就小寶的症狀,在網上查了一些相關信息,查來查去,顯示出來的,就是“自閉症”。
這時候,他們夫妻倆也顧不得什麼了,帶着孩子就上北京看病。醫生卻説了一番話,攪得夫妻倆雲裏霧裏的。
“是種子的原因,就好比農民種莊稼,種子不夠優質,種出來的莊稼,自然也長得不好了。”而且,在這次的檢查中,醫生也説了,孩子就是“發育遲緩”。
2、小寶在康復中心兩年,只學得了“拍手”
回到了老家之後,夫妻倆就帶孩子去了當地的殘聯指定的康復中心。這裏面的孩子,有腦癱的、行動不便的。而自己的小寶,就每天跟着這些孩子一起玩、一起學習。
但兩年過去了,小寶的發展,卻只有一丁點兒,單單學會了“拍手”而且,還是不分場合地拍手。
這花費了兩年的時間,孩子就學會了這一項“技能”。夫妻倆很吃驚,也很無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不懂得這以後孩子應該怎麼辦。
不過,在康復中心裏面,一位醫生就對小寶媽説出了實情:這裏面的醫生老師,很多都不夠專業。
通常是護士或者是幼師專業的人士招進來,培訓一段時間就上班的。而且這位醫生還提醒小寶媽,孩子還是要到醫院去確認病情才行。
3、小寶6歲,終於確診為“自閉症”
於是,夫妻倆又帶着小寶上了北京。時隔兩年之後,一家人又來到了北京,這時候,小寶的妹妹已經出生了。
這次,他們直接去了北京六院,找了一位權威的醫生做了一個深度又全方位的檢查,終於確診了,小寶就是“自閉症”。
醫生也惋惜,孩子兩年前就應該送去給她看了,耽誤了兩年的時候。這時候,小寶已經6歲了。
孩子病情終於確診了之後,其實這時候干預起來就方便直接了許多。夫妻倆帶着孩子去到了一家機構進行干預,短短的半年的時間,小寶就有了大進步。
現在,孩子也7歲多了。似乎孩子已經在慢慢發生了變化,很多事情也在慢慢好轉了。
4、方向明確,干預之後進步飛快
2020年9月,夫妻倆帶着小寶去到了一家特校學習。在學校裏面,小寶獲得了系統的知識學習。老師們為學校的孩子制定了一系列相對應的教育措施,一步步指導着孩子一點一點學習。
從簡單的物品的注視,到指認,再到後來的各種知識的認知。而且,在這時候,小寶媽看到了孩子一點點進步,也越來越有耐心。
雖然教了一些知識點孩子依舊不會,小寶媽也就暫時放鬆些,等孩子慢慢學會,不死磕。
小寶還是比同齡人發育遲緩得多,但經過了多方的努力,正在一點點進步。這就是夫妻倆最開心的事情。
所以,現在,他們夫妻倆已經能夠比較樂觀地看待這事兒了,也會經常帶着兩個孩子外出遊玩。
總結:
付出,是否能有回報?如果有方向,就一定能夠有所回報。孩子在屬於他的成長黃金期出現了問題,沒有及時得到干預,這對於父母來講,是殘酷的事情。
但一旦有了方向,方法也就到來了,那麼,孩子的未來,依舊能夠在多方的努力之下,看到希望。
能夠看到孩子的成長,能夠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其實這就是在給孩子“成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