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温差大,近期,我市胃腸型感冒患者明顯增多。除了幼兒、老人,還有一些免疫力低下人羣。“胃腸型感冒”有哪些明顯症狀?它跟胃腸炎、普通感冒如何區分,又如何預防呢?
文/記者 汪燕妮
【案例】
一歲娃發燒嘔吐伴腹瀉 原來是胃腸型感冒
一歲多的童童(化名)發燒38.1℃,伴有嘔吐、腹瀉,精神也不太好,被家長送到廈門市兒童醫院。經檢查診斷,孩子得了胃腸型感冒。
據介紹,胃腸型感冒不僅有一般感冒的頭暈、乏力、發熱、四肢痠痛等症狀,還有胃腸道方面的症狀,如水樣腹瀉,可伴有胃脹、腹痛、嘔吐,嚴重時會導致機體脱水、體內電解質紊亂。
廈門市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陳競芳説,這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常見病毒類型包括副流感病毒、乙流病毒、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近期中招的孩子多為一兩歲的小朋友,喜歡出去玩,口罩卻又戴不住,增加了感染的幾率。
分析:
嘔吐很快會好 吐完四小時後喝淡鹽水
胃腸型感冒的患兒吃了就吐,不吃會不會脱水?有些家長在孩子上吐下瀉的時候,常有這樣的顧慮。
陳競芳提醒,如果孩子是胃腸型感冒,嘔吐一般是半天到一天就會好,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精神跟平時差不多、小便也不少,那問題不大,可以等孩子吐完4-6個小時後給他喝點淡鹽水,或者是補液鹽水。如果沒有再吐了,可以給孩子喝點粥、面線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沒問題了,就慢慢可以吃東西了。
【案例】
醒來喉嚨痛以為感冒 喝杯水吐得乾乾淨淨
市民小黃説,之前都不知道有“胃腸型感冒”這個病。前兩天,一覺醒來感覺渾身不舒服,喉嚨也有點痛,以為是感冒了。起牀後沒吃早餐就喝了杯水,都吐得乾乾淨淨的,中午喝點粥還是吐,吃什麼喝什麼都吐,一天吐了五六次,嚇得趕緊上醫院,最後確診為胃腸型感冒。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李鏗説,胃腸型感冒是由腺病毒、杯狀病毒等多種病毒通過呼吸道或者口的途徑傳染引起的病毒性感冒,以腹痛、腹脹、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為主,而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發熱及全身痠痛等感冒症狀相對較輕。
釋疑:
胃腸炎是細菌感染 普通感冒無胃腸道症狀
據介紹,胃腸型感冒和急性胃腸炎,都會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不同的是,前者為病毒感染,在胃腸道症狀等基礎上可伴有咽痛、鼻塞、咳嗽等感冒症狀,而後者為細菌感染,發病前往往有不潔飲食史,多數患者不伴有感冒症狀,但少數嚴重者也可能出現發熱、全身痠痛等症狀。可以通過血常規、大便常規檢查來鑑別,胃腸型感冒上述檢查一般正常,而急性胃腸炎則會呈現血白細胞和(或)中性粒細胞升高,糞常規可檢出白細胞等細菌感染的表現。
那胃腸型感冒跟普通感冒的區別呢?李鏗表示,普通感冒更多是集中在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鼻塞、咽痛、頭痛等,沒有胃腸道症狀,而胃腸型感冒則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如嘔吐、腹瀉等,伴隨的感冒症狀較輕。
如果家中有人得胃腸型感冒,注意衞生清潔,避免成人和兒童之間相互傳染。
【提醒】
成人得病兩三天可恢復
患兒症狀無緩解得就醫
哪些胃腸型感冒患者需要及時就醫呢?陳競芳提醒,胃腸型感冒屬自限性疾病,成人通常2-3天即可恢復,兒童恢復時間較長,但如果症狀嚴重者需要及時就醫。
李鏗提醒,如果出現腹瀉、嘔吐次數較多,有明顯口渴、乏力、尿少、眼窩凹陷等脱水症狀;四肢麻木繼而乏力發作性軟癱等低鉀血癥等表現;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四肢冰冷等休克症狀;發熱38℃以上,腹痛明顯,嘔吐不止;腹瀉、嘔吐等超過3天無明顯緩解等上述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患者應慎用抗生素
使用不當加重症狀
胃腸型感冒如何治療呢?李鏗醫生提醒,首先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頻繁腹瀉、嘔吐會使人體大量水分和電解質流失,而喝水或口服補液鹽和靜脈補液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同時,在胃腸症狀較為嚴重的時候,應選擇靜脈補充營養物質,尤其是體質較弱的羣體,儘早補充營養是重中之重。
胃腸型感冒的治療用藥和普通感冒基本一致,發熱時使用退燒藥,嘔吐、腹痛可使用抑酸、護胃藥物,腹脹患者可使用助消化類藥物,而腹瀉可選用可以保護腸黏膜的吸附性止瀉藥。同時根據病情選用連花清瘟膠囊、雙黃連、板藍根顆粒等清熱解毒的藥物。與急性胃腸炎不同的是,胃腸型感冒患者應慎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不當會使得腸道菌羣紊亂,加重胃腸症狀,效果適得其反。在不能確定是胃腸型感冒或者急性腸胃炎時,應先明確病因,再酌情用藥,抗生素的選用要更謹慎。
患者宜清淡飲食
家裏要注意通風
患病期間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小米粥等,忌葷腥,忌油膩,忌生冷。兒童患者出現食慾減退是正常的,不要強迫其進食,給胃腸道一個休息的時間更有利於身體儘快康復。
如何預防胃腸型感冒呢?李鏗説,胃腸型感冒傳播和感冒的傳播方式是差不多的,所以預防起來也與感冒相似,家裏多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暢,根據氣温適當增減衣物。外出的話,戴好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
來源: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