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要不要孩子”的大討論之後,又開了一場激烈度與之不相上下的“應不應結婚”大討論。
贊同生孩子的一方説: “沒有後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沒有下一代的家庭是不穩定的社會結構,就像三角形結構最穩定,二人結構很容易被外力破壞,沒有新鮮血液的肌體很快就會失去活力。
” 不想要孩子的一方説: “我不想過完整的人生,我只想過我自己的人生。” “一個人或兩個人的新鮮血液不是靠孩子給的,而是靠自己。你的每一次思維、知識、能力、視野、實踐的拓展與升級都是一次新鮮血液的注入,都是一次自我的更新換代,我們為何要把注入新鮮血液這件事寄託在自己之外的人身上呢?”
事實上,除了結婚與單身、生育與丁克,我們還常會面臨其他各種兩難選擇。比如:打工還是創業?做錢多的工作還是做自己熱愛的工作?
顯然,每個兩難選擇的兩頭,代表的都是完全不同的選擇,也會指向完全不同的人生,裏面有着各種各樣的考量與可能。而我們知道,任何一種選擇,都有其帶來的好處,也勢必有其相應的代價。 都有好處,都有代價,確實兩難。那麼,在面臨這種兩難問題時,我們該做何選擇? 其實,呈現在你面前的也不過就兩條路:一條叫做“Good Path”,即好的路;一條叫做“Right Path”,即對的路。
第一條路:Good Path
“Good Path”,即好的路,而它的本質則是“多數人走的路”。 “多數人走的路”最能帶來安全感,“安全感”越大就意味着“風險“越低,而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安全感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範圍內免除我們的焦慮與茫然,讓我們感到舒適,於是這條路就成為了“好的路”。
同時,當大部分人都在這條路上走的時候,你可以在搞不清方向、遇到問題或困惑時,問問旁邊的人,然後繼續走。雖然,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我也不知道,我也很困惑”。即便如此,這樣的答案也能給予你力量,即“安全感”的力量。因此,這也就成了多數人傾其一生去追逐的方向。
那麼,這樣一條“多數人走的路”是如何形成的呢?
1.單一價值觀
由於社會上價值觀的單一性,我們看到的、聽到的都來自於同一種價值觀,大多數人都秉持着同樣的價值觀,同時也在用這種價值觀去衡量與評判着周圍其他人,甚至是“強加於其他人”。
比如: “不結婚怎麼行?你老了怎麼辦?” “每個人都必須結婚。” “不結婚怎麼可能幸福?” “你怎能愛上同性?太丟人了!” “沒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你都30歲了,再不結婚就嫁不出去了。” “做什麼自由職業者,在公司裏面打工穩穩當當不是很好嗎?你現在的工作不知被多少人羨慕,你怎麼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樣的話聽到太多次了,基本在我們每次抬頭去看、側耳去聽的時候,它們都會無一例外的出現。然而,這種單一的價值觀會讓我們“一葉障目”,看不到生命與生活的其他可能性,從而將“多數人走的路”當成了生命中的唯一選擇。
2.“應該”的力量
如果你從沒進行過自我覺知,不十分了解自己,你就會非常容易走到這條路上來,因為你無法抵禦將我們每個人裹挾其中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就叫做“應該”。事實上,“應該”的背後也是單一價值觀。
比如: “你都30了,應該結婚了。” “你都結婚一年了,應該生娃了。” “你都離婚兩年了,應該再去找一個了。” “你的大兒子都三歲了,你現在應該再去生一個了。” “你應該要聽媽媽的話,去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而不是創業。” “你應該跟你表哥一樣去銀行工作,多少人羨慕啊。” 這世界上的“應該”簡直是一個接着一個,令人目不暇接、啼笑皆非,彷彿你的整個人生就應該在這一個個的“應該”清單中度過,而不該有任何其他的“不應該”。
然而,這種力量實在太過強大,在它的重重包圍之中,我們會在還沒看清自己、還沒搞清自己究竟想過怎樣的一生前,就已墜入“多數人走的路”的滾滾洪流之中,從此迷失自我。
布朗尼·維爾是一位曾經做過多年臨終關懷的作家。她的病人承受着無法治癒的疾病,也知道自己即將死亡。她在他們生命的最後3-12周裏照顧他們。她説,人之將死,會成長很多。當維爾問那些臨終病人,他們人生裏是否有什麼遺憾,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們想要改變些什麼時,他們的回答出奇的相似。 “我希望我當初有勇氣去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他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他人希望我過的生活”指的正是“Good Road",而“自己的生活”代表的則是另一條路。
第二條路:Right Path
這條路就是“Right Path”,即對的路,也就是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為什麼真正適合自己的路就是“Right Path”呢?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個體,成長環境、個性愛好千差萬別,當然不可能共享一個標準答案,也不可能都選擇“同一條路”。
在醫學上,有個詞叫做“個體差異”,説得就是這個意思。比如:兩人都是第一次服用同一種藥物,一人服用後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另一人服用後就出現了頭痛和噁心。這就是“個體差異”。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我們所有人不可能都選擇同一條路,因為它可能會給你帶來“頭痛”和“噁心”,嚴重的甚至會是死亡。
畢竟,生活是你自己的,不是其他任何人的。既然誰也不能替你去承受漫漫一生中的痛苦、挫敗、失望和迷惘;那麼誰也不能替你去做人生的重要決定。
然而,要找到屬於自己的“Right Path”卻並非易事。因為,找到“Right Path”的前提是瞭解你自己,並對自己有深入的認識與覺知。
37歲破解困擾生物學界50年難題,39歲入選中科院院士增選名單,被《自然》雜誌評為“中國科學之星”的顏寧,選擇的正是自己的“Right Path”。然而,因為這個選項不是“Good Path”,所以在知乎上“顏寧為什麼不結婚?”這個問題竟也成了一直被討論的話題。
顏寧在回覆某作家的微博裏説:“看了這麼多評論很感慨,很少看見討論女性自己想要什麼。像我這麼喜歡小孩子的人,如果有了小孩,勢必影響我的生活自由和事業自由。我終歸是愛我自己多一點。”
從她這段話裏能夠看出,她對自己知之甚深。 而一個“Right Path”本身就是建立在這種“清醒的自知”之上的。如果缺乏這種“清醒的自知”,我們就會把“多數人走的路”,也就是“Good Path”當做自己的“Right Path”或者“唯一的路”。
相反,如果有這樣“清醒的自知”,就一定會去思考,這條“Good Path”究竟是不是我的“Right Path”。如果是,那就走;如果不是,那就繼續去尋找自己的“Right Path”。
希臘古城阿波羅神殿上刻着“人啊,認識你自己。” 克爾凱郭爾説:“沒有比勇敢地成為自我更可怕的事情了,但是,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就會毫不臉紅地説,這也是最偉大的事情。” 的確如此,認識自己和成為自己實在是太重要的事,甚至可以説是我們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事。
比如: 當你對自己足夠了解,可能就會發現:自己期待婚姻的原因是源於對安全感的渴望,而不是因為渴望真正的愛情。” 再比如: 你也可能會發現:你想要的只是一個人生旅途的合作伙伴,再深究下去的原因則是,你從不相信自己能夠擁有幸福的愛情。於是在你的潛意識裏,你是這麼想的 - 既然得不到幸福的愛情,那就乾脆選一個合作伙伴過此一生吧。
當你對自己有了如此深刻的洞察和覺知,自然也就知道了該做什麼,於是也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Right Path”。 所以,你要找到你的天賦、發現你的熱情,深入瞭解自己、覺知自己,最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而不論這條路究竟是“多數人走的路”,還是“少有人走的路”;也不論這條路是“Good Path”或者不是,只要它是適合你的,那就是你的“Right Path”,你就該勇敢的走下去。正如五月天在《倔強》中所唱: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當然,你也千萬不要為了標新立異、特立獨行,而專門去走一條並不適合自己的“少有人走的路”。因為那雖不是“多數人走的路”,但也絕不是你的“Right Path”。 在我看來,這就是這場大討論的終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