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大多數父母喜歡插手子女的生活,也就是説子女的生活狀況總會被父母所關注着,孩子的一舉一動總是被父母牽掛着,殊不知,這對孩子來説是一種壓力。
在孩子未成年的時候,父母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好好教養自己的孩子,好好引導自己的孩子,好好投資教育自己的孩子,給予足夠多的愛和鼓勵,給予足夠多的關注和支持。
當然在原則性的一些問題上,需要好好去和孩子探討,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當孩子成年後,父母就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蕩,讓孩子去經歷這個社會,讓孩子去在這個社會上摸爬滾打,讓孩子自己去嚐遍人間冷暖。
不需要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不需要去教孩子這個那個的。因為最終還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路。
2
父母生下孩子,其實就是自己的一種不同體驗。既然生下來了,怎麼教育,怎麼撫養,自己心裏要有點數。
很多的父母是生下來後不管不問,就直接交給父母或者外公外婆了,其實這是不負責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很多的孩子長大後對自己的父母是一種恨?或者是一種責怪?或者説是一種關係的不好?追蹤溯源就來自於在孩子三歲之前沒有好好撫養,沒有好好陪伴。所以就產生了這樣的一種狀態。
很多行為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要找到原因,找到問題的本質真相是什麼?
3
人出生後都是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最開始是誰在上面描繪呢?當然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父母就是孩子的起點,自己的父母教會孩子什麼,孩子長大後就會向哪個方向前進。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我們去好好思考的,只有自己思考清楚了,那麼很多的問題都會容易得到解決。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處理很多的關係,但是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呢?就是和自己的關係,和自己的關係處理好了,那麼很多問題都是很好解決的,和自己的關係處理不好,自己的節奏感就是一團糟。
人是需要懂事的,懂事後才能夠發現自己應該做什麼?如何去做?孩子的智慧是需要有人幫助開啓的?只有開啓後,才能夠得心應手。當和自己的關係處理好了,接下來排第二位的就是和父母的關係。
4
能夠和父母的關係處理好,這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能力。如何在這種本事和能力之間去拿捏好自己的一個度,更關鍵的是父母的態度。
有些父母很強硬,有些父母很霸道,有些父母很喜歡去插手子女的生活。這樣的干預,其實就是在干預子女的新生生活。
一個人的獨立,來自於和原生家庭的自我隔離。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各自安好,方能長久相處。
而且在孩子有幫助的情況下,父母能夠給孩子提前鋪路,那麼這是非常好的了。畢竟父母對孩子就是無條件地付出。
其實很多時候,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有衝突?就是因為父母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來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那麼很多問題就會容易被激發出來。不同的立場就會出現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觀點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情緒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