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兒腹瀉的危害性十分嚴重,而且會有很多的孩子出現腹瀉的症狀,讓他們的健康受到了危害,希望家長們可以將小兒腹瀉重視起來,特別是要正確的瞭解腹瀉疾病的症狀表現,往下看為朋友們介紹一下小兒腹瀉的症狀會有哪些呢。
小兒腹瀉的症狀:
小兒腹瀉好發秋季。該病為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顯微鏡下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也就是一種病毒性腸炎,約佔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所以人們常稱作秋季腹瀉或輪狀病毒性腸炎。2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高,特別多見於6個月至2歲小兒,而人乳餵養的孩子較少發病。主要經消化道及呼吸道傳播,常在家庭、幼托所等人羣密集地方引起流行。因有不同的血清型,故可以重複感染。該病以全球性、季節性、流行性和自限性為特徵。
起病急,病初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嘔吐現象,常先於腹瀉,持續2-3天,同時多數病人在病初常伴有發熱及感冒症狀,隨後的1—2天便開出現噴射狀腹瀉,大便具有“三多”特點,即量多、水多、次數多。性狀多為水樣或蛋花湯樣,每日可有5-20次不等,無膿血及腥臭味。常易出現脱水及酸中毒、電解質紊亂,重症者可合併有中毒性腦炎、心肌炎、直腸出血和腸套疊等併發症,不及時就醫可能出現危險,少數病人可因併發心肌炎發生猝死。
小兒腹瀉的治療:
小兒腹瀉一年四季都有,而夏秋季為多發季節,腹瀉有感染和非感染之分,把好入口關是關鍵。還有諸多因素,如環境衞生狀況、食品製作過程、餵養者的衞生習慣、嬰幼兒全身及消化道的抵抗力都與腹瀉有關。非感染腹瀉多由於餵養不當或對食物過敏,或天氣太熱,或受涼等引起的。如大便呈酸味並帶泡沫,多由於穀類澱粉食入過多引起的;如大便呈奶油狀,多由脂肪攝入過多引起;如大便呈惡臭,似臭蛋味,多由於吃太多肉魚蛋引起。觀察到大便性狀,提示家長們在餵養中經意調整食物即可以得到糾正,這類腹瀉大便次數不多,每天3~4次,不吐、不發熱,精神、睡眠好,適當多喂糖鹽水、胡蘿蔔湯、隔水蒸熟的蘋果泥,待大便不再稀薄了,可逐步恢復原來的飲食。
如以母乳餵養的嬰兒,腹瀉時不必停止餵母乳,只需適當減少餵奶量,即縮短餵奶時間,並延長餵奶間隔,即本來喂每隻乳房用10分鐘。改為5~7分鐘,並將剩餘奶汁擠淨。因為後一部分奶汁內脂肪含量高,母乳的營養成分與母親的飲食關係密切,孩子腹瀉時母親少吃含脂肪多的食品,同時餵奶前喝杯温開水,稀釋母乳,利於改善嬰兒腹瀉症狀。以牛奶餵養的嬰兒腹瀉時,以米湯來衝牛奶餵養,如對半摻,或牛奶2份加米湯1份濃度餵養。牛奶衝稀是為使得腸道逐步適應,用米湯衝牛奶是因為米湯沒有發酵作用,減少酸對腸道的刺激,利於腹瀉的治癒,當大便恢復正常再改成原來的濃度。
通過了解上面的內容之後,我們認識到了小兒腹瀉帶來的症狀有哪些了,腹瀉讓孩子的腸胃健康方面受到了極嚴重的傷害,發病後就會給患兒帶來痛苦,因此大家要將小兒腹瀉的症狀重視起來,特別是要注意進行腹瀉的預防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