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心海一隅
綜藝節目《不要小看我》中,一羣3-6歲的孩子,在成長營中體驗各種科學育兒課程。
其中一個遊戲環節,是助力官袁成傑給每個孩子發了兩張貼紙星星,讓孩子把貼紙貼到自己最喜歡的好朋友的名字下面。
孩子們你爭我搶地跑過來投票,最後實習教官王弢發現男孩雷雷還沒有投票。
而且,紙板上只有他的名字下一片空白,沒有小朋友把票投給他。
這就尷尬了!
即使雷雷還只是孩子,他也能敏感地察覺到此刻自己的尷尬處境了。
因此他立馬跑到一個角落裏躲了起來,不想面對這個場面。
袁成傑不想再勉強雷雷投票,但是王弢堅持讓雷雷過來投票。
實在拗不過王弢,雷雷最後無奈地選擇把兩票都投給紙板下方的卡通人物圖案。
在這個過程中,雷雷一直唸叨着:“我不知道要貼誰?”
其實他內心已經深深受傷了,因為沒有小朋友喜歡跟他一起玩。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十多個小朋友,
一個都不喜歡雷雷呢?
根源還在雷雷自己身上。
在投票之前,有兩三個小朋友因為搶椅子打了起來。
本來毫不相干的雷雷突然站起來,面目猙獰地大喊:
“笨蛋!笨蛋!三個笨蛋!”
雷雷的這一個舉動,不僅暴露出他會説髒話的壞毛病,更可以看得出他脾氣暴躁。
難怪他這一喊,打架的小朋友都嚇得愣住了。
這還沒完,雷雷接着發飆,用手指着別人喊:
“你們五個笨蛋,全部給我滾出去!”
這一下現場真的一片混亂。
很明顯,雷雷的一系列罵人行為,導致了他被別的小朋友排斥。
因此才會在投票環節如此尷尬,可以説雷雷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兒童心理學有一個觀點:
同伴接納是兒童社會功能的重要指標,反映了羣體對於個體的態度。
受歡迎的兒童大都傾向於成為優秀的社會問題處理者,能有效地協調他人對自己的支持。
在這個綜藝裏,當孩子的表現不夠好,不被同伴接納的時候,我們也能感受到雷雷媽媽此刻內心的五味雜陳。
孩子被同伴排斥,到底做錯了什麼?
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20多所中小學校的問卷調查中,有個問題是:
“在學校裏,最讓你自豪的事情是什麼?”
有46.19%的孩子選擇“能幫別人解決問題,有一幫好朋友”,而只有21.07%的孩子選擇“考試取得好成績或在競賽中取勝”。
而且,25.52%的孩子希望被評價為“人品好,值得信任”,22.54%的孩子希望獲得“積極熱情,熱心為大家服務,有公益精神”的評價。
由此可見,孩子們是非常渴望融入羣體之中的。
那麼當孩子被同伴排斥的時候,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知乎上有位答主講:
她的朋友家女兒,長得漂亮而且唱歌跳舞都很出色。
結果朋友最近遇到煩惱了,女兒哭着喊着不願意去幼兒園了。
朋友問女兒原因,女兒説小朋友都不願意跟她玩,她一靠近別人就走了。
朋友趕緊跟老師聯繫,詢問女兒説的是不是事實?
老師表示,因為每次演出,都讓她女兒站在中間的位置,導致她比較高傲。
總是讓別的小朋友幫自己做事,別人不肯就冷着臉不説話。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願意跟她玩了。
朋友聽了很慚愧,因為她知道女兒在家裏也有類似情況。
只要批評女兒哪裏做得不對,女兒就會哭鬧着不願意接受,沒有想到現在還影響到人際關係了。
早就有研究顯示:
兒童在小團體裏已經開始有着成年人的人際關係體驗,孩子的感受一般會被區分為受歡迎、受拒絕、被忽視、矛盾型。
所以,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再小的孩子都渴望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容易因為做得不好而被同齡人排斥。
當孩子不能跟別人和諧相處的時候,更需要父母在這個關鍵時刻找出原因,並積極補救。
孩子做錯了,父母如何幫助融入?
綜藝節目《不要小看我》中,備受打擊的雷雷默默地離開隊伍,獨自站在牆邊。
看得出來他很害怕在這個遊戲中再被排斥。
第二個遊戲開始了,第一次報數要求的是4個小朋友抱在一起,其中一組只有3個小朋友。
他們立馬召喚雷雷加入,在猶豫之後雷雷張開雙臂,跟他們擁抱了起來。
很明顯這一刻的雷雷被小朋友們接納了,而他能夠勇敢地走進羣體,也是非常大的進步。
英國“國民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曾經提到:
在孩子性格的養成過程中,基因的作用微乎其微,主導作用的是父母的教養方式。
父母需要重視孩子在羣體中的表現。
當孩子因為表現不好,被同伴排斥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
我兒子每天晚上,都要跟小區裏的一幫孩子,騎着自行車滿小區玩。
有一天,本來騎得好好的,過了一會兒,兒子卻氣鼓鼓地騎到我身邊來。
我連忙問他怎麼回事?
兒子説,因為自己車速慢,其他小朋友不理他,他就從一幢樓後面穿過去攔截,結果嚇得兩個小朋友差點摔倒。
於是,兩方爭吵了起來。
他顯得很失落,我問:
你覺得自己有沒有做錯?
他低着頭回答:
不應該半路攔截別人。
小朋友騎過來時,我招呼他們停一下,
讓兒子跟他們説剛才做錯了,然後我問:
他們願意跟我兒子一起騎車嗎?
他們很爽快地答應了。
看着兒子開心地跟着小朋友一起玩的樣子,我真的是很慶幸。
畢竟孩子的心智發育不健全,他們並不懂得自己做錯了會影響人際交往,而父母就應該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當孩子需要適應羣體生活時,父母可以怎麼做?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説:
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他和別人的友誼。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讓孩子適應羣體生活、被同伴接納,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父母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做:
● 首先,父母教給孩子溝通協作能力。
《不要小看我》一開始,節目組就安排了“按鈕實驗”。
在實驗空間內放置一台電視機,並設置一個開關按鈕,需要其中一人按住按鈕,另外一人才能夠觀看電視。
只有輪流互助,大家才都有看電視的機會。
這個實驗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鍛鍊孩子孩子的溝通協作能力,而每一組的兩個孩子表現也各有不同。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講故事、玩遊戲、做家務等方式,跟孩子進行分工,並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告訴孩子互相幫助才能完成任務。
當孩子表現出不願意合作的時候,父母也可以讓孩子適當吃點苦頭,會讓孩子逐漸修正自私的行為,更好地與別人相處。
● 第二,父母教導孩子主動表達善意。
親子關係專家吉米·萊瑟在《養出你能夠忍受的孩子》中説:
人際關係的戰爭中沒有勝利者,只有越來越多的受難者。
微博用户“喵寶520”分享説:
女兒網球隊共有4個孩子,
訓練完一個女孩拿出自帶的麪包,
卻把自己女兒冷落在外,
女兒覺得她們太過分了。
她幫女兒分析原因後,告訴女兒:
“你主動一點,小夥伴們也會自動靠近你的。”
女兒表示第二天就帶上葡萄乾跟她們一起分享。
父母在幫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後,還需要教導孩子主動向別人表達善意。
一袋小零食或者一個助人的小動作,就能夠拉近孩子們之間的距離。
● 第三,父母用健康的方式和孩子互動
樊登在《陪孩子終身成長》中説:
第一種是自己和父母的關係;
第二種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
包括與伴侶、孩子、同事、合作伙伴等關係;
第二種關係是第一種關係的投射。
父母跟孩子之間如何相處的,會直接影響孩子跟別人相處的方式。
雷雷之所以把“滾出去”這個詞説得這麼順溜,就是因為這個詞是媽媽這樣跟他説的。
而且雷雷還説,媽媽跟他説了“滾出去”後,他也跟媽媽説“滾出去”。
看得出來母子之間的相處方式已經出了問題。
父母要做到文明有禮、謙虛謹慎,孩子才能在跟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學到跟同齡人相處的方式。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説過:
家庭教育的好壞決定了孩子的一生,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過好這一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父母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帶着孩子融入集體中,會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被接納的自我肯定的幸福,讓孩子擁有更開闊的未來!
—— End ——
作者:心海一隅,自由撰稿人,兒童心理學研究者,懷揣熱愛生活的心,手寫洞察人性的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