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孩子們都收了很多紅包,所以我們來談談金錢教育。
中國孩子從小缺乏兩種教育:金錢教育和死亡教育。
一個關乎生,一個關乎死。
死亡教育教我們如何面對死亡和對待失去,金錢教育教我們如何獲得和對待擁有。
《奇葩説》第七季,有一期辯題是“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家裏不富裕?”
薛兆豐作為反方結辯時,先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父母不應該告訴孩子家裏並不富裕。”
隨後他提到了自己曾參加過一項叫“去遠方”的公益活動。
那是貧窮山區的孩子花整整一個學期的時間,做一個去遠方的計劃:為什麼要去?想看什麼?路徑是什麼?
然後把這個非常詳細的計劃遞交上去參與評選,得獎的才能夠得到三萬塊錢。
這時候老師帶着這幫同學去遠方,就去一次。
那麼,其中一個小隊伍,他們得了這個獎金,但是他們在去一個景點的時候,發現他們計算錯誤,沒把那個去的時間算得很準。
結果他們上了山以後,天已經黑了,這時候他們面臨兩個選擇。要麼那個錢就付錢,買纜車的錢。付這個錢,他們就會坐纜車下去。但是花了這個錢以後,就不剩下錢,他們就不能去他們計劃當中那個餐廳吃飯了。
當然他們也可以走下去。走下去,他們計劃的那個餐廳就關門了。於是他們就坐下來開會,去討論到底應該怎麼選擇?
你説這幫孩子是窮還是富?我不知道。他們當然是來自貧窮的家庭,但他們有三萬塊錢。他們在這當中學習的,不是我們來自貧還是富的家庭,而是説面對困境、面對約束條件,我們怎麼樣去追求目標?
我們怎麼樣去協商?再富的人都有這個問題,再窮的人也同樣有這個問題。我覺得,永遠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重要的是要教孩子,不要有一個自己來自什麼地方的一個刻板印象。
所以,你是怎麼樣不重要。我們重要的是教小孩你要去奮鬥、去創造、去在你的起跑線上去往前走。
我們要求我們的孩子跑得更遠,無論在哪個起跑線上,要贏在終點上,要具備這種能力。
我們總是在討論孩子應該“窮養”還是“富養”,今天我想聊一個並不被大多數家長注意的“哭窮”式教育。
説是教育,其實有些不妥,因為它聽起來更像是一種負能量的傳遞。
所謂「哭窮」就是用自己的一切言行舉止,不斷地灌輸孩子:
“我們家窮,你不要亂花錢!”
“我們家條件跟他們不一樣,你不要攀比!”
“我們為供你讀書不容易,你不要辜負我們,咱們家就指着你了。”
“你怎麼就知道買這些亂七八糟的,不知道節約點嗎?”
·······
單聽這些話,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哭窮」的問題在於:很多家庭並不是真的沒錢,而是父母打算用“貧窮、條件差”等理由去鍛鍊孩子,試圖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讓孩子懂得生活的艱苦;
或是另外一種情況:家庭確實不寬裕,為孩子花的每一分錢都要告訴TA,錢有多難掙。
可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01
警惕“哭窮”背後的控制慾
知乎上有個話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
提問人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KFC,看到一個爸爸帶着孩子來買兒童套餐,坐下來吃的時候,爸爸和孩子説:“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孩子看起來有7、8歲了,雖然沒説話,但感覺是聽懂了的。
儘管能夠理解一個人均收入並不高的三線城市父親,頂着很大的生存壓力,帶孩子吃一頓KFC可能確實有些“奢侈”了。
但是評論裏的大多數,並不太贊成這位父親的做法。
這位父親看似不經意的提一嘴,不僅在當下有很大的殺傷力,更折射出了中國家長更深層的問題:強調付出。
當父母們一直強調這個東西多麼昂貴,佔了自己多少收入,實際上是在無形中強調自己的“付出”。
所謂「付出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所付出的和犧牲的補償心理。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歡喜》
當“付出感”在父母心中產生時,父母會覺得自己十分偉大,覺得孩子虧欠了自己。
而後, 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告訴孩子自己的付出,變成“情感綁架”。
“為了你···我們···所以你···”,家長們渴望回報的願望,往往就體現在諸如此類的“情感綁架”句式裏。
為的就是無形中給孩子施壓,讓孩子知道的自己的良苦用心,達到自己的要求。
可是,孩子是有很強的感知力的,即便我們不説,他們其實也能感受到我們做出的犧牲。
如果我們永遠對孩子哭累哭窮,孩子是會出問題的 。
02
父母總“哭窮”
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回頭細想,有幾個父母沒有在孩子面前哭過窮?沒有唸叨過賺錢的辛苦?
又有幾個父母意識到,這究竟會對自己的孩子造成多麼大的傷痛?
1
“我不配”的自卑感
感到自卑,這大概是網友在提到「父母哭窮帶來的影響」時,説的最多的話。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從小就在父母的哭窮聲中長大。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我們家會吃了上頓沒下頓,也特別擔心交不起學費。
我穿的衣服,大多是別人給的舊衣服,偶爾有新衣服,都是媽媽買的最廉價的地攤貨。
稍微貴一點的零食,從來不敢跟父母説我想吃。
每次交學費,我都是拖到最後期限了才怯生生地問媽媽要。
·······
實際情況是,我爸爸開了一家小工廠,雖然不富裕,但是也不窮。
圖片來源:綜藝《脱口秀大會》第三季
長大後,儘管自己的條件已經不錯了,可是我一度很自卑。
我強烈的憂患意識,讓我變得不安,買衣服只敢買打折的,偶爾買件好的,也會內疚半天,覺得自己不配。
也許是從小在父母的拒絕和“教育”下,我極其的會剋制、收縮自己的想法和慾望,可是慢慢地,我的思想和行為,都畏縮起來。
這個故事,真實又心酸。
由於父母的哭窮,孩子在心裏有可能會慢慢意識到:自己和其他孩子不一樣,買不起好看的衣服和其他人都有的玩具,孩子看着別人家孩子炫耀着自己的新東西自然產生一種不如別人的想法,進而產生自卑心理,變得敏感而脆弱。
2
“我沒有”的不安全感
網上有一篇名為《為何貧困是一種疾病》的文章,很火。
作者是一個年過40的中年人,年薪超過70萬美元,擔任過投資銀行的經理,還是杜魯門國家安全項目的成員。
表面上看,他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是社會典型的成功人士。
但不為人知的是,因為曾經的“我沒有”,讓他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常常自我懷疑,充滿焦慮,不敢要孩子,似乎總覺得缺錢。
儘管現在他很成功,都體會不到生活的“輕鬆感”與“幸福感”。
圖片來源:綜藝《脱口秀大會》第三季
如果父母總是哭窮,刻在孩子骨子裏的不安全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甚至將伴隨孩子一生。
3
填不滿的慾望
我們總説物極必反,慾望也是。
心理學家周梵曾説:“有時,生活過得艱難,並不是因為貧窮,而是骨子裏的匱乏感。”
一個孩子,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習得了匱乏感,那麼,即便手上握有不錯的先天條件,也很難把握屬於自己的優勢或幸福。
圖片來源:綜藝《奇葩説》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開頭落馬的第一個大貪官趙德漢令人印象深刻。
吃着8塊錢的炸醬麪,騎着破舊自行車上下班,每月給老母親300元生活費,滿嘴的赤膽忠心,仁義道德的“窮處長”,落網時,説出了這樣的話:
圖片來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
是的,沒看錯,他清楚地記得貪污的金額,並且一分錢都沒花。而貪污的原因是因為:窮怕了。
這就是典型的從小窮怕了的匱乏感,明知貪污是犯罪,可是對“錢”的執念讓他走不出來。
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陷入“套路貸”中,貸款不是用作學費、生活費,而是用來買iPhone、化妝品,甚至是奢侈品。
很多時候,是因為童年時沒有得到滿足,等到自己稍微長大了些,積壓在心裏的匱乏感就會如洪水般爆發,想要彌補自己,甚至是加倍彌補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迷失心智,誤入歧途。
03
如何跟孩子談家庭的經濟情況
和孩子聊家庭情況、聊錢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問題就在於怎麼聊。
選擇哭窮這種消極的教育方式,得到的必然是消極的結果。
我們可以選擇更為正面的教育方式,去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點到即止
知道錢來之不易比單純節儉更重要
孩子有着大人難以察覺的聰慧,他們有着明亮的眼睛,可以看到父母的辛苦,生活的不易,可以體會到父母的體貼,付出的努力。
與其一遍一遍的囉嗦,告訴孩子錢來之不易,嫌孩子不節約,不如讓孩子知道以下兩個問題:
“錢是勤奮和智慧換來的”:
比如孩子會問:“爸爸為什麼總是這麼晚回來”時,你就可以告訴他:“因為爸爸要賺錢,賺了錢就可以給你買玩具。”
其實,在孩子理解的範圍內,告訴孩子父母是如何工作、如何努力賺錢的,這也是在告訴孩子錢要“取之有道”。
圖片來源: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不是“東西貴”,而是“超支了”:
帶孩子去商場,當他們看中了超出預算的東西,不妨直接告訴他們:“媽媽知道你很想要,媽媽也很想幫你買,但是買了這個,媽媽就沒錢給你買繪本了”。
告訴孩子真實情況,並不是説我們不愛他,不想給他買,也不是他不配得到這麼好的東西,而只是錢不夠。
這些孩子是可以理解的。
做選擇
取捨比壓抑物質更重要
孩子其實是沒有太多的判斷力和抵抗誘惑的能力的。
大家可以試試遊戲“許願單”。孩子碰到想買的東西,就讓他寫在許願單上。
圖片來源:電影《寄生蟲》
根據家庭條件,和孩子約定每月只買幾樣,一個月後,如果他還是很想要這個東西,就挑出幾樣去買。
孩子長大了,可以要求他通過安排自己的零花錢,去完成自己的“許願單”。
這樣的好處就是,可能過了一個月,孩子會發現自己對於某些東西又沒那麼喜歡。而更重要的是:
讓孩子等待中學會取捨,避免浪費。
去發現
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有很多
錢的確可以買來很多東西,但是有很多東西也是錢買不來的。
圖片來源:電影《寄生蟲》
比起大房子,一家人的相處時光更寶貴;
比起很多玩具,爸媽的陪伴更暖心;
讓孩子記住:錢永遠是用來為人服務的,比起錢,更重要的,永遠是愛,是健康,是心安;
比起物質,這個世界上最奢侈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對未來
永遠心懷憧憬
無論家庭經濟條件是好是壞,在孩子面前,我們永遠應該傳遞的是希望。
因為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或貧瘠,並不完全是由於物質是否缺乏而導致,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
非常喜歡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裏的教育方式:
即便是在最窮困潦倒的時間裏,父親也沒有放棄,總是積極地對孩子説,我們一定會好起來,要保護好自己的夢想,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