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不會運用語言、手勢、表情與外界交流時,哭鬧就是寶寶表達需求的唯一手段。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什麼時間段的小嬰兒最不好哄?恐怕所有媽媽的答案都是從出生之後的這段時間,是寶寶最“折磨人”的時候,通常到了半歲、一歲左右,才能聽懂一些指令。
在此之前,寶寶餓了會哭、尿了會哭、不開心會哭,哭就是他們掌握的唯一一種表達方式。有些父母被寶寶折磨得不行,心中常常冒出一個想法:反正孩子什麼都不懂,就放着讓他哭可以嗎?
嬰兒真的哭不壞?作為媽媽怎麼忍心
小柔因為帶寶寶,每天過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儘管有媽媽來幫忙,可是好幾個大人圍着這一個孩子,仍然有些應付不過來。
都説寶寶長大一點會好帶,可是寶寶已經5個月了,仍和出生的時候一樣睡得黑白顛倒日夜不分,動不動就哇哇大哭,小柔接着就是一陣手忙腳亂。
看着小柔抱着孩子在地下來回走,媽媽自然也是心疼自己的女兒:“這孩子這麼不省事,都是你們慣的,就讓她哭,哭夠了不就好了?”
説着媽媽就把孩子放在小牀上不管她,顯然是有讓她哭個夠的打算。但是寶寶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很快臉色就漲成了絳紫色,哭的聲音都變調了。
小柔趕緊抱孩子抱起來哄,心裏心疼得不行:“孩子這麼小,哭壞了怎麼辦?”媽媽對此卻不以為然,堅持認為孩子“哭不壞”。
孩子哭不哄有什麼後果?對孩子內心傷害是巨大的
那些有着“讓孩子一直哭吧,反正也哭不壞,哭累了就停下來了”的想法的人,放任孩子去哭,藉此希望達到讓孩子止哭的目的,顯然是行不通的。
哭是嬰兒掌握的最直接有效的表達方式,希望孩子不哭,實際上就和希望一個成年人不説話一樣,你覺得這可能嗎?許多爸媽頭痛的是“怎麼又哭了”,而不是“孩子為什麼哭”。
科學家發現,幼年時哭泣通常被冷處理的孩子,普遍會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有的會變得粘人,而有的會變得孤僻。他們成年後會比普通得到關心的嬰兒出現情緒障礙的幾率高。
成年人哭泣時,如果身邊最親近的人一直冷眼旁觀,對一個人的內心就已經是非常大的打擊。
而寶寶將媽媽視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如果自己尋求幫助的哭泣得不到回應,對孩子內心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六個月以下嬰兒,哭泣時長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嬰兒啼哭不止對孩子的不良影響除了可能造成心理傷害,更多的是影響寶寶身體健康。
瑪戈特-桑德蘭專家認為,嬰兒因不適啼哭時,體內的壓力水平就會隨之升高,嬰兒長時間或頻繁處於較高的壓力水平中,就會引起腦細胞死亡。
六個月以下的孩子只是在用哭聲表達情緒或訴求,不存在用哭聲威脅人的想法,此時的他只是一個需要父母協助才能完成生理活動的小娃娃。
適當的哭泣確實能幫助寶寶紓解情緒,但如果寶寶的生理需求未得到滿足,哭泣行為通常不會自覺停止哭泣。
嬰兒長期哭泣,很有可能因大聲嘶喊導致聲帶受損,而哭泣時哽咽、閉氣、抽搐極易引起大腦缺氧。
美國醫生皮尼羅普·林奇認為,當孩子哭鬧不止時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有效安撫,儘管會因疲累停下來,但負面情緒對大腦的影響卻十分明顯。如果孩子大哭時間超過20分鐘,大腦就會受到損害。
延伸閲讀:解讀寶寶不同哭聲,更好地瞭解嬰兒“語言”
▼哼哼唧唧纏綿不斷地哭:結合時間判斷,有可能是餓了;
▼突然爆發的劇烈哭:可能是哪裏不舒服,結合其他症狀判斷是否存在發燒、腹痛;
▼搖頭晃腦、揉眼打哈氣、煩躁哭:可能是困了;
▼扭來扭去地哭:可能是尿不濕滿了。
糖果媽媽叮囑:減少孩子哭鬧次數的有效方法,是及早建立睡眠及餵奶規律,這樣更便於瞭解嬰兒需求。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