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説明該進行如廁訓練,與尿不濕説“拜拜”了
定稿:楠楠
寶寶脱離尿不濕是遲早的事,但卻不是越早越好,而如何讓孩子順利的擺脱尿不濕,則更是一門有難度活。
那麼家長們到底該如何從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來判定其到了脱離尿不濕的時刻了呢?
利亞的寶貝到現在已經2歲了,是一個特別可愛的白胖男孩,聰明的很,十分得家裏人的喜歡。她對這個孩子更是寵愛有加,平日裏照顧孩子都是親力親為的,生怕小傢伙受到一點委屈。
而當利亞還疲於幫助孩子換尿不濕的時候,卻發現其他同齡孩子早都已經開始嘗試自己上廁所了。
這不禁讓利亞有點着急了,本來她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覺得孩子穿尿不濕到三歲也完全沒關係,但是兩相對比起來屬實讓她鬱悶。
當寶寶出現這3種信號時,就説明該“告別”尿不濕了1)開始頻繁的用手抓尿不濕
當家長髮現孩子開始對自己身上的尿不濕有手抓的行為時,就應該體會的到孩子已經開始牴觸了。
他們覺得有尿不濕在他們身上不舒服,並且產生了抗拒心理,家長可千萬別錯過了這個幫孩子脱掉尿布的好時機。
當孩子出現這種舉動時,就代表他們已經邁出了想獨立上廁所的一大步,我們家長應該鼓勵這種意識的發展,而不是繼續給其製造障礙。
2) 對父母上廁所感到好奇
孩子在成長中也會開始對父母上廁所的行為產生好奇,即不自覺地就會想跟着父母上廁所,這其實也在證明孩子擁有相關的意識了,也説明該進行一定的如廁訓練了。
3) 可以進行短時間的憋尿
孩子如果可以短時間憋尿了,那麼就意味着孩子可以對自己上廁所這件事有控制能力,這也就間接證明孩子具備自己獨立上廁所的能力。
如廁訓練應該怎麼進行?☆幫助寶寶尋找適合他們的坐便器
家長先是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們的坐便器,因為坐便器合適與否,直接就影響着孩子上廁所的適應程度,若是不舒服,孩子就不願意適應這樣的模式。
☆耐心對待如廁訓練的反覆期
孩子如廁能力培養的這個過程,必定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所以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有一定的耐心,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去體驗去鍛鍊。
不要因為孩子學習或者是適應的太慢,就對孩子發脾氣或者進行一些負面行為,這樣只會使整體進程變得更慢。
☆逐步實現從尿不濕到訓練褲,再到與尿不濕説拜拜的過度
孩子如廁能力的順利培養,並非是很輕鬆的過程,家長要先給孩子一個適應的空間和時間,例如説先從尿不濕到訓練褲,這個替換慢慢進行,適應一段時間後再徹底脱離尿不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