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網
大暑即將來臨,意味着天氣會越來越熱,人們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但您真的知道怎麼喝水嗎?本期,我們就帶您瞭解一下喝水的五個誤區。
誤區1
不渴就不需要喝水
有些人平常總是不愛喝水,只在口渴時才大量喝水,這是不正確的喝水習慣。當人感覺到口渴時,就已經處於慢性缺水狀態了。缺水將導致血液濃縮、血容量下降;進一步發展不僅會造成細胞脱水,還會引起食慾降低、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等症狀;長期缺水更有可能會引發疾病。因此,大家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定時、定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
誤區2
多喝水可以排毒
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那麼多喝水可以排毒嗎?對於人體來説,水能夠幫助運輸營養物質,適當地多喝水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體內廢物排出。但強迫自己喝過多的水,不僅會佔據胃容量,影響食慾,而且當人體攝入水分過多,超過腎臟排出的能力時,還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成人每日推薦飲水量要達到1500~1700毫升,應遵循“足量飲水、少量多次”的原則正確喝水,防止出現飲水過多或過少。
誤區3
只喝純淨水會營養不足
水在人體內發揮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新陳代謝,而不是提供營養。在世界衞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中,對水中的礦物質含量也沒有提出要求。無論是白開水、純淨水、礦泉水,只要符合飲用水衞生標準,都可以滿足人體補充水分的需求。
生活中,白開水是我們最經濟方便的選擇,但燒開的水不應放置太久,而是要現燒現喝,避免滋生細菌。
誤區4
喝牛奶、果汁可以代替喝水
雖然牛奶或鮮榨果汁都是較為健康的飲品,適量飲用可以補充營養,但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糖,纖維素含量卻沒有完整水果豐富;牛奶中雖然鈣、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都很高,但如果按照飲用水的量來飲用牛奶或鮮榨果汁,攝入的糖、蛋白質和脂肪會遠超身體所需。這些多餘的能量可能會引起肥胖、糖尿病等,威脅人體的健康。
因此,牛奶、果汁以及其他的碳酸飲料、功能飲料等,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當作水來飲用。對人體來説,最健康的飲品還是水。
誤區5
吃飯時多喝水,可以助消化
有人認為,吃飯時多喝水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實際上,吃飯前先喝水,或邊吃飯邊大量飲水,不僅不能促進消化,反而會影響消化功能。大量的水會稀釋胃酸,胃酸濃度降低會導致胃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也會影響胃的蠕動,甚至可能誘發腸胃炎。同樣,飯後大量喝水,也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吃飯時喝水可能導致食物咀嚼不充分,唾液分泌減少,這樣也不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
因此,人們在吃飯前後和吃飯過程中,都不宜大量喝水。當然,如果人體感覺口渴或者噎食時,適當飲水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