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身上出“黑刺”,媽媽全部拔掉後寶寶發燒,醫生怒斥寶媽無知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健康

昨天我媽去吃了表妹家的滿月酒,回來之後神秘兮兮的跟我講,表妹坐月子的時候請了月嫂。我不僅有些好奇,問她怎麼改主意了?
表妹還沒生的時候是想請下個月嫂照顧自己坐月子,但是婆婆嫌貴,説自己也能照顧好媽媽,説什麼也不同意。表妹心裏雖然不願意,但看在老公的面子上,不想和婆婆起衝突,讓老公為難,就同意了。
不過現在表妹還是請了月嫂,在月子裏肯定是發生了什麼。
果然,媽媽點點頭説,表姐家的寶寶月子里長了"豬毛刺",背上一塊,弄得寶寶很不舒服,總是哭鬧。表妹不知道怎麼辦,想帶寶寶去醫院,可是老公在上班,不在家。
表妹想給表哥老公打電話,讓他回來,婆婆卻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説這在以前很常見,煮個煮熟的雞蛋在寶寶身上滾一滾,再拉出來就行了。
表妹半信半疑,但見寶寶睡得不安穩,總是哭鬧,最後還是心軟了。把寶寶小心的放在自己的腿上,然後滾雞蛋,拔出刺。拔完後,表哥累出了一身汗,寶寶這段時間真的是不哭了,表哥鬆了一口氣。
到了晚上,寶寶突然又大哭起來,表姐以為寶寶餓了,趕緊給寶寶餵奶,見了寶寶,卻突然覺得寶寶的體温好像不正常,不放心,她趕緊給寶寶量體温,果然是發燒了。
孩子的父親此時已經下班,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帶着一家人匆匆趕往醫院。醫生問的時候,為了寶寶的安全,表妹什麼都不敢隱瞞,今天的事情都言簡意賅,快速的講了一遍,醫生聽了之後,皺着眉頭給表妹説了一頓,又跟表妹科普了一下。
表妹委屈的聽着,寶寶出院了,回到家,第二天就請了月嫂。
寶寶身上的"豬毛刺"是什麼?
剛出生的寶寶,身上的皮膚是最嬌嫩的,按理説摸起來的感覺,應該是光滑細膩的。但有些寶寶的身上,摸起來像長了刺似的,不僅不光滑,還很扎手。甚至看起來很可怕,這讓寶媽很害怕。
對於寶寶身上的這種刺,我們當地方言叫"豬毛刺",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叫法,還有"豬毛瘋"、"寒毛丁"等。
新手父母不知道這一點,老一輩的人認為這是寶寶從媽媽肚子裏帶出來的胎毒,通常會教給年輕父母以前的偏方,讓他們用母乳、熟雞蛋或蛋清去搓長"豬毛刺"的地方,然後拔出來,其實這是錯誤的。
有人不僅要反駁,自己當初的試驗,真的可以從嬰兒的身上拔出"黑刺",這又如何解釋?
其實,"黑刺"並不是什麼有害的東西,這只是一種很常見的新生毛髮。在我們看來,寶寶身上可怕的、又黑又大的毛孔,是因為寶寶身上的胎脂堵塞了毛孔造成的。
經常給寶寶洗澡,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己脱落。如果寶寶因為"黑刺"感到瘙癢不適,媽媽會帶寶寶去醫院,讓醫生給出專業的解決方案。
如果人為地拔除,不僅會讓寶寶感到疼痛,哭聲越來越大,還會破壞寶寶的毛囊,傷害寶寶嬌嫩的皮膚,導致寶寶感染髮燒,甚至引發敗血症,給寶寶帶來極大的危害。
有人會很疑惑,"黑刺"既然對寶寶沒有傷害,那為什麼寶寶一直哭鬧不止呢?給寶寶揉的時候寶寶很舒服嗎?
這對患有腸絞痛的嬰兒來説可能是一種安慰。
寶寶還不會説話,所有的情緒都是通過哭鬧來表達的,有些寶媽會將疝氣引起的哭鬧誤以為是"黑刺"引起的。
嬰兒腸絞痛是幾乎每個嬰兒都要經歷的過程,這個過程往往發生在三個月之前,三個月之後幾乎不再發生。當嬰兒出現腸絞痛時,通常會有以下症狀:
沒來由的突然哭鬧不止,晚上大部分時間肚子看起來都脹脹的。當寶寶俯卧或按摩肚子時,哭鬧會得到緩解。
而當大人因為"黑刺"讓寶寶躺下時,正好可以緩解寶寶的腸絞痛,這樣寶寶就會安靜下來。
喂完奶後,寶媽會及時打嗝,或者餵奶時將寶寶上半身微微抬高,不時揉揉寶寶的肚子,做輔助運動,這樣會有效減少絞痛的發生。
如果已經出現腸絞痛,寶媽可以學着扶着飛機,用手扶着寶寶的身體,讓他像飛機一樣趴在自己的胳膊上,這是當初產科醫生教我的方法,對緩解腸絞痛很有效。
新生兒還不會説話,而且還很嬌嫩,在寶寶有突發狀況或者哭鬧不止的時候,寶媽該怎麼辦?
護理新生兒要堅持三個原則。
1.瞭解更多關於育兒的信息
新生兒容易出現突發情況,而且有些情況很常見,寶媽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不僅會讓寶寶更瞭解,在遇到突發情況時,也會因為有了足夠的知識,不至於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甚至在爭分奪秒的情況下,為寶寶爭取時間,及時減輕寶寶的痛苦。
如果家裏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經常會聽到老人的"經驗之談",但很多偏方沒有醫學依據,甚至沒有幫助,甚至會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為了寶寶的健康,寶媽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有問題就去醫院找醫生!!!重要的事情説三遍,你一定要記住。
寶寶生病的時候不要亂用藥,寶寶的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很脆弱,我們平時的很多用藥對寶寶都是有害的。醫生是最專業的,寶寶不舒服的時候,寶媽一定要理智,冷靜處理,馬上帶寶寶去醫院,找醫生。
照顧寶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照顧好寶寶,寶媽要付出很多,但好在現在交通便利,網絡發達,可以讓寶媽隨時得到專業的解決方案,只要寶媽用心、細心,就能把寶寶照顧得白白胖胖。
聰明的父母每天都會關注J媽媽學堂,分享母嬰育兒知識。
愛心父母將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受益。